铜青膏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普济方》卷七十三引《十便良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眼赤。
【组成】: 石盐1枣核大,人乳1枣许。
【药材配方】: 枣核
【用法】: 每以半豆许,于蛤蚌中研细,以绵缠枝头,注入两眦,夜郎仰卧着之。无古钱,以青钱替亦得。
用药咨询
烧伤膏烧伤膏
烧伤膏可以采用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复方紫草油、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1.湿润烧伤膏湿润烧伤膏是一种外用药物,患者可取适量本品均匀涂于洗净干燥后的患处。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对于小面积轻度烧烫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磺胺嘧啶银乳膏磺胺嘧啶银乳膏通过局部涂抹的方式给药,一般每日2次薄层均匀涂敷于烧伤创面。此药能抑制细菌合成,从而起到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较强抑菌活性,因此能够缓解由烧伤引起的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3.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复方黄柏去癣搽剂需摇匀后直接喷涂于患处,具体用药量应遵医嘱而定。此药为皮肤外用药,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的功效,适用于小面积轻度烧烫伤。4.复方紫草油复方紫草油需要摇匀后直接喷洒于伤口处,通常一日3-4次。此药属于皮肤科用药,具有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烧伤导致的皮肤损伤。5.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通过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具体剂量和频次需医生评估后确定。该产品能够刺激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对于浅度烧伤而言,其可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并减少色素沉着发生率。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出现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采取保护措施,例如穿戴手套或护目镜,以减少受伤风险。
养血调经膏养血调经膏
养血调经膏适用于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养血调经膏可能通过补益气血、调理冲任来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该产品中所含有的当归、川芎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如果患者在服用期间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使用养血调经膏时需注意个体差异,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阿胶膏
阿胶膏适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状。阿胶膏中的阿胶有补血滋阴的作用,能够缓解由气血不足所致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但如果是由于睡眠障碍、贫血等原因导致的头晕、乏力,则效果不佳。因为这些症状分别与睡眠质量下降或红细胞减少有关,此时需要针对具体原因治疗。在服用阿胶膏时,应注意个体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并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