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散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准绳·疡医》卷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跌磕打伤大指中指。
【疗效】: 退寒热。
【组成】: 山布瓜根、景天草、泽兰叶、地薄荷、鱼桐根皮。
【药材配方】: 景天 桐根 泽兰 薄荷
【用法】: 冷敷伤处。
中药材配剂
薄荷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 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 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 ⑩李杲:主清利头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景天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止血。治丹毒,游风,烦热惊狂,咯血、吐血,疗疮,肿毒,风疹,漆疮,目赤涩痛,外伤出血。①《本经》:"主大热火疮,身热烦,邪恶气。花主妇人漏下赤白,明目。"②《别录》:"治痂疕,寒热风痹,诸不足。"③陶弘景:"疗金疮,止血。以洗浴小儿,去烦热惊气。"④《药性论》:"治风疹恶痒,主小儿丹毒,治发热惊疾。"⑤《日华子本草》:"治心烦热狂,赤眼,头痛寒热,游风丹肿,女人带下。"⑥《本草衍义》:"浓研取汁,涂火心疮。"⑦《本草从新》:"专清热毒。捣敷蛇咬。"⑧《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止渴生津,止咳,治喉炎及虫咬伤。"⑨《四川中药志》:"叶能贴火眼。"
桐根
类别: 清热药
①《重庆草药》:"除风湿,清肠胃热毒,用于风湿脚痛,肠风下血,痔疮。"②《河南中草药手册》:"消肿毒,祛风湿。"
泽兰
类别: 利水渗湿
活血,行水。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①《本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②《雷公炮炙论》:"能破血,通久积。"③《别录》:"产后、金疮内塞。"④《药性论》:"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羸,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⑤《日华子本草》:"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癥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⑥《医林纂要》:"补肝泻脾,和气血,利筋脉。主治妇人血分,调经去瘀。"⑦《岭南采药录》:"治蛇伤,散毒疮。"
用药咨询
藓立清医用退热凝胶
藓立清一般指藓立清。藓立清医用退热凝胶通常是指藓立清医用退热凝胶贴膏。该产品是一种外用药物,适用于因发热引起的局部皮肤降温。藓立清医用退热凝胶贴膏的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薄荷脑等。其中,对乙酰氨基酚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发挥镇痛作用,从而减轻发热导致的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同时也有一定的解热效果。而薄荷脑则具有清凉舒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发热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黏膜等敏感部位;2.对于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并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4.如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保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的体温过高或者持续不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皮肤出血可以涂抹医用退热凝胶吗
如果患者存在皮肤出血的情况,并且伴有发热症状,一般是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退热凝胶的。若患者的皮肤受到外伤,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轻微出血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用退热凝胶进行治疗,因为该药物具有降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但是要注意避免在开放性创口处使用,以免加重损伤情况。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了38.5℃,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另外,建议患者还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引起发热的原因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贴,一岁十个月宝宝积食怎么办
不建议使用退热贴,主要是因为退热贴无法起到退热的作用。如果一岁十个月的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则可以遵医嘱通过腹部按摩、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1.腹部按摩: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顺时针按揉宝宝腹部30分钟左右,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对缓解积食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用力按压。2.物理降温:如果宝宝出现发烧的情况,还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宝宝腋窝、额头以及腹股沟等部位,能够起到散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改善不适症状。3.药物治疗:若体温超过38.5℃,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喂养,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