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叶膏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热毒气肿。发背、痈肿、恶疮。
【组成】: 楸叶1秤(立秋日采,切),马齿苋(新者,切)半秤。
【药材配方】: 楸叶 马齿苋 马齿
【用法】: 凡有热肿,先以浆水洗肿处,次以甘草水洗,然后摊药于薄纸或绢上,随肿大小贴之,1日2次。
中药材配剂
马齿
类别: 平肝息风
治惊痫,疔疮,牙痛。①《别录》:"主小儿马痫。"②《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③《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马齿苋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①《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癥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②孟姺:"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敷。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③《食疗本草》:"明门。亦治疳痢。"④《本草拾遗》:"止消渴。"⑤《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⑥《开宝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⑦《日用本草》:"凉肝退翳。"⑧《滇南本草》:"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⑨《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⑩《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楸叶
类别: 拔毒生肌
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白秃。《本草拾遗》:"捣敷疮肿,亦煮汤洗脓血,冬取干叶,汤揉用之。"
用药咨询
楸木皮的功效
楸木皮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收敛止泻、杀虫灭虱等功效作用。由于楸木皮的药理作用较为明确,使用时需谨慎并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1.清热解毒楸木皮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通过抑制病原体生长繁殖来发挥其清热解毒的效果。可辅助治疗痈肿疮疡、丹毒等疾病。内服外敷均可。2.祛风利湿楸木皮中的某些成分能够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改善因湿邪所致的不适症状。可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等症状的缓解和治疗。可煎汤或研末服用。3.活血止痛楸木皮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情况有较好的疗效。可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4.收敛止泻楸木皮含有鞣质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少肠道分泌物的产生,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对于腹泻、痢疾等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用干品研粉后加适量红糖调匀内服。5.杀虫灭虱楸木皮中含有的挥发油及生物碱类成分对多种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可辅助治疗疥癣、头虱等问题。外用为主,如煎汤洗浴或制成药膏涂抹。上述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进行使用。患者在使用楸木皮期间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利于病情恢复。
泥楸青春痘
泥楸青春痘是指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通常发生在青少年,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泥楸青春痘的发生与雄激素刺激下的皮脂腺过度分泌有关,过多的油脂会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此外,细菌感染如丙酸杆菌也参与了其发生过程。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背部等部位的白头或黑头粉刺,严重时可发展为红肿、疼痛的脓疱或丘疹。针对泥楸青春痘的诊断,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内分泌检查以及皮肤表面菌群检测。治疗泥楸青春痘的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药膏如含有苯佐卡因、硫磺等成分的产品,以及口服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药物。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面部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桃叶膏的功效
桃叶膏具有止痒、消肿、生肌、止痛、解毒等功效和作用。1.止痒止痒是因为桃叶膏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组织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皮肤瘙痒的症状。2.消肿消肿是由于桃叶膏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局部水肿的发生。3.生肌生肌功效源于桃叶膏中的一些活性物质可以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和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从而加速伤口愈合。4.止痛止痛效果可能归因于该产品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镇静神经的作用,可缓解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轻微疼痛。5.解毒解毒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肝脏解毒酶的活性或直接清除体内有害物质来实现的。使用前需确保不存在对桃叶或其他成分过敏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并及时向医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