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熟艾汤

类别: 祛湿剂
出处: 《伤寒全生集》卷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伤寒,协热下利不止。
【疗效】: 酸苦泄热,芳香利湿。
【组成】: 黄芩、黄柏、黄连、熟艾、猪苓、泽泻、芍药、苍术。
【药材配方】: 黄柏 泽泻 猪苓 芍药 苍术 黄芩 黄连
【用法】: 加灯心、乌梅,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苍术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黄柏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连
类别: 清热药
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①《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③《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④《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⑤《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⑥《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⑦《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⑧《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⑨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⑩《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⑾《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⑿《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⒀《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泽泻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猪苓
类别: 利水渗湿
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①《本经》:"主痃疟,利水道。"②《药性论》:"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③《珍珠囊》:"渗泄,止渴,又治淋肿。"④《医学启源》:"大燥除湿。《主治秘要》云,去心懊憹。"⑤《医学入门》:"治中暑消渴。"⑥《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
用药咨询
三黄珍珠膏治癣吗
三黄珍珠膏一般可以治疗癣。但是具体的效果因人而异。三黄珍珠膏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儿茶、炉甘石、硼砂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烫伤以及湿疹等皮肤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所以用药后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部分患者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刺激感、瘙痒等症状,若无法忍受则需要及时停用,并到医院就诊处理。另外,建议患者要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济宁带状疱疹神经痛最好的专科医院
三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对于轻度带状疱疹患者,可以使用三黄散进行治疗;但对于重度带状疱疹患者,则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方法。一、适用情况1.轻度带状疱疹:如果患者的皮损面积较小且疼痛较轻,可以考虑使用三黄散来缓解症状。三黄散中的大黄、黄连和黄芩等药物成分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并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皮肤愈合。2.重度带状疱疹: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皮损或严重的疼痛等症状,则不适合使用三黄散进行治疗。此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二、注意事项在使用三黄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避免超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3.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症状。总之,三黄散适用于轻度带状疱疹的治疗,但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带状疱疹。因此,当出现疑似带状疱疹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尖锐湿疣三黄洗剂?】
【尖锐湿疣三黄洗剂?】尖锐湿疣三黄洗剂一般是指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中成药。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及手术后伤口的消肿化腐等。一、作用1.清热解毒:复方黄柏液涂剂中的主要成分是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中药材,这些药材都属于寒性中药,使用以后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帮助。2.祛腐生肌:如果患者局部皮肤受到了外伤,并且出现了溃烂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进行治疗,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而且还可以防止细菌滋生。二、注意事项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时需要注意,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要禁止使用,以免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另外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盲目服用。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适症状,比如局部红肿、刺痛等,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除此之外,建议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