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散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平肝散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医门补要》卷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上格,忧闷伤肝,致帝丁两旁凸起紫筋数条,束紧咽喉,似物撑塞,吐不出,咽不下。
【组成】:
当归、佩兰、郁金、桔梗、香附、玫瑰花、白芍、木香、陈皮、柴胡、枇杷叶(炙)。
【药材配方】:
佩兰 木香 枇杷叶 柴胡 桔梗 玫瑰花 白芍 郁金 陈皮 香附
中药材配剂
玫瑰花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②《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③《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④《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⑤《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⑦《山东中药》:"治盱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⑧《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佩兰
类别:
芳香化湿
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③《别录》:"除胸中痰癖。"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⑤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⑧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枇杷叶
类别:
止咳化痰
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陈皮
类别:
理气药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郁金
类别:
理气药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③《珍珠囊》:"凉心。"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⑿《要药分剂》:"凉血。"
用药咨询
‹平肝片的功效作用?›
‹平肝片的功效作用?›平肝片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口苦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功效:平肝片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是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等药物组成,通常具有清热解毒以及平肝息风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口苦、急躁易怒等症状。2.作用: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使用平肝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孕妇慎用此药。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以自行盲目增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出现不适症状。若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
‹地菊平肝胶囊?›
‹地菊平肝胶囊?›地菊平肝胶囊一般是指复方地菊降压片,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属肝火上炎证者。一、作用1.清热解毒:复方地菊降压片中的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2.活血化瘀:其中的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包、心、脾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之功效;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二、适应症复方地菊降压片可用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引起的心悸失眠、胸闷乏力等症状。三、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对本品过敏的人群禁用此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此药。此外,在服用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若服药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平肝潜阳是什么意思?›
‹平肝潜阳是什么意思?›平肝潜阳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或者针灸等方法来达到平肝、潜阳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证引起的头晕目眩、手足抽搐等症状。一、概念1.平肝:平肝是指清除肝脏中的热邪和火邪,使肝气恢复平衡状态。肝主藏血,具有疏泄功能,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胁痛、口苦、急躁易怒等。2.潜阳:潜阳是指抑制肝肾之阳气,使其保持在正常水平。肝肾同源,如果肝肾之阳气过盛,则会导致阴虚火旺的症状,如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二、作用1.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眼花缭乱等症状。2.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还可以起到镇静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火旺盛所导致的心烦意乱、失眠多梦、惊悸不安等症状。3.活络止痉:平肝潜阳还能够起到活络止痉的作用,对于肝风内动所引起的肢体麻木、震颤、癫痫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服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
同类理气剂
肉苁蓉汤
主治:
伤中,咳嗽短气,肠中痛,流饮厥逆,宿食不消化,寒热邪癖,五内不调。
组成:
肉苁蓉5两,干地黄4两,大枣20枚(擘),乌头1两(炮),甘草2两(炙),豁心2两,紫菀2两,五味子2两,生姜3两,石膏(碎,绵裹)3两,麦门冬(去心)3两。
复方大承气汤
主治:
痞结型肠梗阻,肠腔积液少者。
组成:
炒莱菔子30g,厚朴15g,枳实15g,木香10g,生军15-30g(后下),芒消15-30g(冲服)。
通气散坚丸
主治:
忧郁伤肺,致气浊不清,聚结为瘤,色白不赤,软而不坚,随喜怒消长者。
疗效:
清肺气,调经脉,理劳伤,和荣卫。
组成: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石菖蒲、枳实(炒)、人参、胆南星、天花粉、桔梗、川芎、当归、贝母、香附、海藻、黄芩(酒炒)各等分。
舒肝理气汤
主治:
慢性肝炎属气滞型。两胁窜痛,肝区脘腹胀满,舌苔白,脉弦。
疗效:
舒肝,理气,止痛。
组成:
青橘叶9g,青皮9g,陈皮9g,枳壳9g,厚朴花6g,香附9g,苏梗6g,赤芍9g,白芍9g,柴胡6g,郁金9g,甘草3g。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理气剂
>平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