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芋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茵芋丸
类别:
治风剂
出处:
《本事》卷四。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风气积滞成脚气,常觉微肿,发则或痛。
【组成】:
茵芋叶(锉,炒)半两,薏苡仁半两,郁李仁(去皮尖,微炒)1两,牵牛子3两(生取末1两半)。
【药材配方】:
牵牛子 芋叶 茵芋 薏苡仁 郁李仁
【用法】:
每服20丸,五更服,姜枣汤送下。未利,加至30丸,日3次,快为度,白粥补。
中药材配剂
牵牛子
类别:
泻下药
泻水,下气,杀虫。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①《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②《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③《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④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塑结。"⑤《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⑥《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⑦《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茵芋
类别:
祛风湿
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①《本经》:"主五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②《别录》:"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入药炙用。"
芋叶
类别:
收涩药
止泻,敛汗,消肿毒。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①《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虫咬并痈肿毒,及罯敷毒箭。"②《纲目》:"汁,涂蜘蛛伤。"③《医林纂要》:"敛自汗、盗汗。"④《本草求真》:"治痘疮溃烂成疮。"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郁李仁
类别:
泻下药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①《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②《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③《食疗本草》:"破癖气,下四肢水。"④《日华子本草》:"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⑤《珍珠囊》:"破血润燥。"⑥李杲:"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⑦《本草再新》:"行水下气,破血消肿,通关节,治眼长翳。"
薏苡仁
类别:
补虚药
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②《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④《食疗本草》:去干湿脚气。⑤《本草拾遗》:温气,主消渴。杀蛔虫。⑥《医学入门》:主上气,心胸甲错。⑦《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⑧《国药的药理学》:治胃中积水。⑨《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用药咨询
茵芋是木本吗
茵芋一般不是木本。茵芋通常是菊科、蒿属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胆、胃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黄疸、湿热黄疸、胁痛等病症。茵芋属于菊科植物,所以茵芋一般不是木本。茵芋是一种中药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盲目用药,不可私自增量或减量。茵芋不宜与辛辣、油腻的食物同用,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茵芋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需要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治疗。服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哈密瓜、猕猴桃等,有利于补充身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同类治风剂
天麻钩藤饮
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抽搐,半身不遂。现用于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溢血,高热惊厥,癫痫,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等。头痛,晕眩,失眠。耳鸣眼花,震颤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脑震荡引起的眩晕、抽搐。
组成:
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连翘消肿汤
主治:
一切鹤膝风,两膝肿痛,不能行走,昼轻夜重。
组成:
连翘3钱,防风3钱,荆芥3钱(炒),巴戟天5钱(去心,盐水炒),桑螵蛸3钱(盐水炒),当归3钱,川芎1钱半(炒),川膝1钱半。
小活络丹
疗效: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组成:
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天南星炮 地龙去土,各六两(各6g) 乳香研 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5g)
益肝散
主治:
乌风内障。
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半夏、柴胡、黄芩、草决明、甘草、蒺藜、胆草、楮实子。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治风剂
>茵芋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