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泻下剂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类别:
泻下剂
出处:
《伤寒论》。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阳明腑实,发热汗出,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脉滑数。胃热发斑,口齿咽喉肿痛,中消,疮疡等见上述症状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误攻其表,胃气不和,谵语者;发汗后,不恶寒,但热,属实者;太阳病未解,但阴脉微者;伤寒13日,过经谵语,自下利,脉和,内实者;太阳病,过经10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
【疗效】:
推陈致新以和中。除热荡实,润燥软坚,甘平和缓。
【组成】:
大黄4两(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两,芒消半斤。
【药材配方】:
大黄 甘草 芒消
【用法】:
上切。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中药材配剂
芒消
类别:
泻下药
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①《别录》:"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②《药性论》:"通女子月闭癥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马牙消,能主五脏积热伏气。"③《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亦,去赤肿障翳涩泪痛。"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⑤《本草蒙筌》:"清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⑥《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积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⑦《本草求原》:"马牙消,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用药咨询
调胃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小孩
调胃承气汤的作用主要是缓下热结。调胃承气汤是由三味药组成,大黄、芒硝和甘草用于阳明胃肠燥热之症,用于大便不通、肠梗阻、心烦、口渴、发热非常重,也用于腹中的胀满发热。病人表现出来的舌苔是黄的、脉是滑数的病症,同时也用于胃肠的热盛出现高热,出现吐血、鼻子出血或者高热之后身上出现斑疹,以及咽喉、口齿的肿痛,调胃承气用于缓下热结的治疗。
同类泻下剂
麻子仁丸
疗效: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组成:
麻子仁二升(20g) 芍药半斤(9g) 枳实半斤,炙(9g) 大黄一斤,去皮(12g) 厚朴一尺,炙,去皮(9g)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l0g)
白矾散
主治:
小便不通,脐下满闷。
组成:
海金沙1两,蜡茶半两。
蒜西瓜方
主治:
蛊胀。
组成:
西瓜1个。
紫香丸
主治:
肚腹诸痛。
组成:
辰砂9钱,鸦片3钱,沉香1钱,木香1钱,百草霜5分,当门子1分2厘。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