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散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普济方》卷一六八。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五积六聚,并酒积蛊气所伤。
【组成】: 石榴皮2分,荆三棱2分,巴豆2分,五灵脂2分,甜葶苈2分,大戟2分,芫花2分,甘遂2分,杏仁2分,大黄2分,乌梅2分,盐豉2分。
【药材配方】: 荆三棱 乌梅 五灵脂 大戟 大黄 巴豆 杏仁 梅 甘遂 石榴皮 芫花
【用法】: 每服1钱,空心温酒调下,病重2钱。如为丸,以醋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5丸至30丸。伤酒,葛根汤送下;伤食,盐汤送下;气蛊,木香汤送下;水蛊,樟柳根汤送下。
中药材配剂
类别: 收涩药
巴豆
类别: 泻下药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①《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②《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颓,杀斑螫毒。"③《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④《本草拾遗》:"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⑤《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⑥《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⑦《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⑧《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歪,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大戟
类别: 利水渗湿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癥瘕。"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⑥《医学启源》:"泻肺。"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甘遂
类别: 利水渗湿
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癥瘕积聚,二便不通。①《本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②《别录》:"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③《药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疾,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④《纲目》:"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阴囊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
荆三棱
类别: 活血化瘀
石榴皮
类别: 收涩药
涩肠,止血,驱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⑤《本草蒙筌》:"理虫牙。"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
乌梅
类别: 收涩药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五灵脂
类别: 活血化瘀
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①《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②《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③《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④《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⑤《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疃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痫,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⑥《本草述》:"主损伤接骨。"⑦《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芫花
类别: 泻下药
逐水,涤痰。治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癥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鬼疟,疝瘕,痈肿。"②《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③《药性论》:"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④《日华子本草》:"疗嗽,瘅疟。"⑤《纲目》:"治水饮痰辩,胁下痛。"⑥《本草原始》:"煎汁渍丝线,系痔易落,(并能)系瘤。"
用药咨询
三黄珍珠膏治癣吗
三黄珍珠膏一般可以治疗癣。但是具体的效果因人而异。三黄珍珠膏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儿茶、炉甘石、硼砂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烫伤以及湿疹等皮肤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所以用药后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部分患者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刺激感、瘙痒等症状,若无法忍受则需要及时停用,并到医院就诊处理。另外,建议患者要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济宁带状疱疹神经痛最好的专科医院
三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对于轻度带状疱疹患者,可以使用三黄散进行治疗;但对于重度带状疱疹患者,则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方法。一、适用情况1.轻度带状疱疹:如果患者的皮损面积较小且疼痛较轻,可以考虑使用三黄散来缓解症状。三黄散中的大黄、黄连和黄芩等药物成分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并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皮肤愈合。2.重度带状疱疹: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皮损或严重的疼痛等症状,则不适合使用三黄散进行治疗。此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二、注意事项在使用三黄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避免超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3.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症状。总之,三黄散适用于轻度带状疱疹的治疗,但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带状疱疹。因此,当出现疑似带状疱疹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尖锐湿疣三黄洗剂?】
【尖锐湿疣三黄洗剂?】尖锐湿疣三黄洗剂一般是指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中成药。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及手术后伤口的消肿化腐等。一、作用1.清热解毒:复方黄柏液涂剂中的主要成分是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中药材,这些药材都属于寒性中药,使用以后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帮助。2.祛腐生肌:如果患者局部皮肤受到了外伤,并且出现了溃烂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进行治疗,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而且还可以防止细菌滋生。二、注意事项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时需要注意,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要禁止使用,以免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另外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盲目服用。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适症状,比如局部红肿、刺痛等,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除此之外,建议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