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桔汤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回春》卷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阳明经汗后脉洪大而渴,或身热有汗不解。
【组成】: 石膏5钱,知母2钱,粳米1勺,甘草7分,人参1钱,五味子10粒,麦门冬(去心)1钱,山栀1钱。
【药材配方】: 五味子 人参 甘草 知母 石膏 粳米 麦门冬
【用法】: 水煎,温服。
中药材配剂
麦门冬
类别: 清热药
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①《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②《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③《药性论》:"治热毒,止烦渴,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④《本草拾遗》:"治寒热体劳,下痰饮。"⑤《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⑥《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⑦《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⑧《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经枯乳汁不下。"⑨《用药心法》:"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⑩《南京民间药草)):"治妇女湿淋。"⑾《福建民间草药》:"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热,治小便淋闭,小儿肝热。"⑿《安徽药材》:"治咽喉肿痛。"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粳米
类别: 补虚药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①《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②《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③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④《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⑤《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⑥《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石膏
类别: 清热药
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五味子
类别: 收涩药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知母
类别: 清热药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⑦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用药咨询
玄参甘桔汤
玄参甘桔汤出自《温病条辨》,主要由玄参、甘草、桔梗、麦冬、生姜、水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的功效,可以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等病症的治疗。1、玄参玄参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热病伤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等病症。2、甘草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病症。3、桔梗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等病症。4、麦冬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阴虚劳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病症。5、生姜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虚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病症。6、水玄参甘桔汤中的玄参、麦冬、甘草等中药材,具有清热的作用,而水具有调和阴阳、渗透药效的作用,所以玄参甘桔汤中的水也具有清热的作用。患者在服用玄参甘桔汤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在服用玄参甘桔汤时,需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需要提前咨询医生,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患者服用玄参甘桔汤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甘桔汤的组成与功效
通常情况下,甘桔汤由甘草、桔梗、玄参、僵蚕、蝉蜕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咽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热袭肺、气血不和、风热上攻所致的咽痛,咽干灼热、咳嗽等。1、风热袭肺若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滞留于咽喉,气血不和,患者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甘桔汤中的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而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风利咽之功效。2、气血不和气血不和是指气与血关系失调,出现气血运行失常的表现。患者可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无华、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甘桔汤中的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风利咽的功效,而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僵蚕和蝉蜕则具有祛风止痉、散结的功效。调和诸药,共奏养血益气。3、风热上攻风热上攻是指热邪侵袭上焦口腔、鼻腔、眼睛,导致局部气滞血瘀所表现的病理现象。患者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口渴、咳嗽痰黄、鼻塞流黄涕、头痛头晕、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甘桔汤中可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盲目用药,诱发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
玄参甘桔颗粒
玄参甘桔颗粒可用于肺燥所致的咽干、咳嗽等症状。玄参甘桔颗粒中,玄参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而甘草则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以润燥化痰、清热解毒,从而缓解肺燥引起的咽干、咳嗽等症状。本品不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或扁桃体发炎患者,对于脾胃虚寒者需慎用。使用玄参甘桔颗粒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发挥。此外,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