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归脾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加味归脾丸
类别:
祛痰剂
出处:
《金鉴》卷七十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郁结伤脾,肌肉浇薄,土气不行,逆于肉里,致生肉瘦、肉瘤。
【疗效】:
理脾宽中,疏通戊土,开郁行痰,调理饮食。
【组成】:
香附1两,人参1两,酸枣仁(炒)1两,远志(去心)1两,当归1两,黄耆1两,乌药1两,陈皮1两,茯神1两,白术(土炒)1两,贝母(去心)1两,木香3钱,甘草(炙)3钱。
【药材配方】:
乌药 人参 木香 甘草 白术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陈皮 香附 黄耆
【用法】:
每服60丸,空腹白滚水送下。
中药材配剂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白术
类别:
补虚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陈皮
类别:
理气药
茯神
类别:
安神药
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耆
类别:
补虚药
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⑥王?古:主太阴疟疾。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酸枣仁
类别:
安神药
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乌药
类别:
理气药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③王好古:"理元气。"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远志
类别:
安神药
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1)祛痰开窍:用于痰阻心窍之神昏痰盛及精神失常,可配菖蒲、郁金。(2)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常配茯苓、酸枣仁。①《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②《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③《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④《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⑤《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⑥王好古:治肾积奔豚。⑦《纲目》:治一切痈疽。⑧《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⑨《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用药咨询
‹归脾丸提高性功能?›
‹归脾丸提高性功能?›归脾丸一般可以辅助提高性功能,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有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茯苓等。1.原因:归脾丸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等症状。而性功能低下通常是由于肾虚引起的,患者会出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腰膝酸软等症状。因此,归脾丸对于肾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注意事项:虽然归脾丸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使用。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则不建议服用该药物,以免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另外,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也不宜服用此药,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或影响乳汁分泌。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的方式进行改善,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也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达到提高性功能的目的。
‹归脾丸治疗阳痿?›
‹归脾丸治疗阳痿?›归脾丸治疗阳痿,一般是指用归脾丸辅助治疗阳痿。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由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1.原因:阳痿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等。而归脾丸中的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成分可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对于改善阳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2.功效:归脾丸的主要功效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可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失眠多梦、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如果存在阳痿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3.注意事项:虽然归脾丸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是也不建议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另外,在用药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火锅等,否则会影响药物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调理身体,比如调整心态、适当运动等。若出现明显不适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肝炎能吃人参归脾丸吗?」
「肝炎能吃人参归脾丸吗?」对于肝炎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肝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人参归脾丸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肝炎患者。在使用该药物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肝炎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首先,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其次,要限制饮酒量,因为酒精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进一步恶化肝炎的症状。最后,除了饮食调理外,肝炎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期早日康复。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祝您健康!
同类祛痰剂
苍附导痰丸
主治:
肥盛女人无子者。
组成:
苍术(制)2两,香附(童便浸)2两。陈皮(去白)1两半,南星(炮,另制)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1两,川芎1两,滑石(飞)4两,白茯1两半,神曲(炒)1两。
收带六合丸
主治:
赤白带下,肚腹疼痛。
疗效:
和脾胃,燥中宫之湿,提下陷之气,化痰清火。
组成:
白术2两(米泔浸,焙),苍术2两(米泔浸,焙),白茯苓2两(去皮),陈皮2两(盐水洗,去白),当归2两(酒洗),白芍(酒炒)2两,熟地黄1两半(酒洗),半夏(姜制)1两半,椿根白皮1两2钱(洗,炒),牡丹皮1两2钱,黄柏(酒炒)1两2钱,防风9钱,甘草(炙)1两,升麻8钱(一方加香附、枳壳)。
天麻白术丸
主治:
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运重痛,咽膈壅滞不利,及一切痰饮。
组成:
天麻(去苗)、白术、天南星(炮)、半夏(汤洗涤)、白附子(炮)、川芎、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覆花各等分。
去湿化痰汤
主治:
产门内生虫。
组成:
白术5钱,白芍5钱,当归5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黑山栀3钱,生甘草3钱,陈皮5分。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痰剂
>加味归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