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贴膏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中国药典》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祛瘀生新,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瘀痛。
【组成】: 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薄荷脑、颠茄流浸膏、硫酸软骨素、盐酸苯海拉明
【药材配方】: 白芷 当归 红花 冰片 樟脑
中药材配剂
白芷
类别: 解表药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冰片
类别: 开窍药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当归
类别: 补虚药
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樟脑
类别: 开窍药
通窍,杀虫,止痛,辟秽。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①《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疾。"②《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③《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用药咨询
治三叉神经痛的红药水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且在说话、吃饭、刷牙时可诱发。临床上没有治三叉神经痛的红药水的说法,但可以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1、卡马西平片:卡马西平片属于抗癫痫药物,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效果。该药物通过抑制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而起到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各型三叉神经痛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2、苯妥英钠片:苯妥英钠片也属于抗癫痫药物,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阻断钙离子通道,使细胞膜稳定,减少异常放电的发生。因此,苯妥英钠片也可以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3、其他药物:除上述药物外,还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均属于抗惊厥类药物,可以抑制神经元过度放电而起到止痛的作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红药片治三叉神经痛吗
红药片不能治三叉神经痛,红药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人工牛黄、当归、川芎、白芍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而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1、病因: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所致。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多为刀割样、撕裂样或烧灼样剧痛;2、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比如微血管减压术等。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红药和白药的区别崴脚
红药是指红药气雾剂,白药是指白药气雾剂。红药气雾剂和白药气雾剂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分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的疾病不同、使用方法不同、禁忌不同。1、成分不同红药气雾剂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白药等。白药气雾剂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白药等。2、功效不同红药气雾剂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白药气雾剂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3、治疗的疾病不同红药气雾剂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等引起的局部疼痛、瘀血肿痛等症状。白药气雾剂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病症。4、使用方法不同红药气雾剂一般可以喷于患处,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将药物喷洒到眼睛内。而白药气雾剂一般可以喷在患处,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将药物喷洒到眼睛内。5、禁忌不同红药气雾剂孕妇禁用,对酒精过敏者禁用。而白药气雾剂孕妇慎用,对酒精过敏者禁用。此外,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药气雾剂和白药气雾剂,切勿私自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