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花补肺汤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赤水玄珠》卷九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咳血。
【组成】: 人参1钱2分,麦门冬1钱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钱,紫菀1钱,桑白皮(炒)1钱,当归1钱5分,芍药8分,知母8分,贝母8分,茯苓8分,橘红8分,甘草5分。
【药材配方】: 人参 麦门冬 紫菀 桑白皮 当归 芍药 知母 茯苓 橘红 甘草
中药材配剂
麦门冬
类别: 清热药
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①《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②《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③《药性论》:"治热毒,止烦渴,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④《本草拾遗》:"治寒热体劳,下痰饮。"⑤《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⑥《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⑦《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⑧《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经枯乳汁不下。"⑨《用药心法》:"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⑩《南京民间药草)):"治妇女湿淋。"⑾《福建民间草药》:"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热,治小便淋闭,小儿肝热。"⑿《安徽药材》:"治咽喉肿痛。"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桑白皮
类别: 平喘药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①《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②《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③《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④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⑤《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⑧《纲目》:"泻肺,降气,散血。。⑦《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当归
类别: 补虚药
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橘红
类别: 理气药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①《医学启源》:"理胸中、肺气。"②《纲目》:"下气消痰。"③《本草汇》:"能除寒发表。"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知母
类别: 清热药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⑦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紫菀
类别: 止咳化痰
  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蹷,安五藏。   ②《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③《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胸胁逆气,劳气虚热。   ④《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⑤《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⑥《本草衍义》:益肺气。   ⑦王好古:主息贲。   ⑧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⑨《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⑩《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用药咨询
补肺活血胶囊伤肝吗
补肺活血胶囊是否伤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遵医嘱服用补肺活血胶囊,一般不会伤肝,但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则可能会伤肝。1、不伤肝补肺活血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黄芪、赤芍、补骨脂、熟地黄、党参、紫菀等,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津液亏损所致的咳嗽、气短、喘促、咳血、胸痛等症状。如果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补肺活血胶囊,一般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2、伤肝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补肺活血胶囊,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因为药物通常是由肝脏代谢,然后排出体外,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补肺活血胶囊,可能会导致肝脏无法完全将药物代谢,从而增加肝脏的负担,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建议患者在服用补肺活血胶囊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另外,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避免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补肺胶囊多少钱一盒
通常情况下,补肺胶囊的价格一般在21-37元,由于不同城市和地区消费水平不同,补肺胶囊的价格会有一定波动,建议到正规药店或医院进行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药品,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补肺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由北沙参、甘草、熟地黄、党参、黄芪等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咳痰、气喘、咯血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肺胶囊进行治疗。补肺胶囊的价格一般在21-37元,但由于不同城市和地区消费水平不同,补肺胶囊的价格会有一定波动,建议患者到正规药店或医院进行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药品,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以及对补肺胶囊过敏者禁用此药物。如果患者在服用补肺胶囊时,需要与其他药物一同服用,要提前咨询医生,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患者在服用补肺胶囊3天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补肺胶囊的功效及副作用
补肺胶囊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通常没有明显副作用。但患者在服用时需要注意,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补肺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由熟地黄、党参、黄芪、桑白皮、紫菀、五味子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气不足、咳嗽气短、干咳痰黏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肺胶囊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成分中含有的党参、黄芪等药物,如果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应禁止服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另外,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应避免与其他滋补类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效发挥。患者在服用补肺胶囊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脾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从而影响药物吸收。同时,患者还应忌烟酒,以免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如果患者服用该药物三天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