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甘草汤

类别: 安神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伤寒咳嗽,胸膈壅闷,心神烦躁。
【组成】: 桔梗(炒)3分,甘草(炙,锉)3分,半夏(汤洗去滑,焙)3分,旋覆花半两,大腹皮(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芍药3分,前胡(去芦头)1两。
【药材配方】: 前胡 半夏 大腹皮 枳壳 桔梗 甘草 芍药 赤茯苓
【用法】: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中药材配剂
前胡
类别: 解表药
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癥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半夏
类别: 止咳化痰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赤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行水,利湿热。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①《药性论》:"破结气。"②《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③《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大腹皮
类别: 理气药
下气宽中,行水。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①《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②《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③《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④《本草再新》:"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疾泻痢。"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枳壳
类别: 泻下药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用药咨询
【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
【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的说法不准确,正确说法应为使用黄芪、甘草治疗尖锐湿疣。黄芪和甘草是两种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1.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功效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等症状。对于尖锐湿疣患者来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遵医嘱使用黄芪进行辅助治疗。2.甘草:甘草味甜,性平,归心、肺、脾经,具有益气复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因此,对于尖锐湿疣患者来说,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草来缓解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和甘草并不能直接治愈尖锐湿疣,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建议患者还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的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
【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在中医上称为梅毒苍白颗粒,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侵袭皮肤黏膜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甘草、生地黄、大枣、生姜、桂枝、白芍等。1、成分:黄芪、甘草、生地黄,其中黄芪为君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而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大枣具有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2、作用:黄芪甘草汤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四肢浮肿、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疾病。梅毒苍白颗粒具有滋阴潜阳、清热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尖锐湿疣;3、治疗: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主要应用于梅毒早期,对于晚期梅毒没有效果;4、注意事项:由于黄芪甘草汤具有补气血的作用,因此存在出血倾向的人群不建议服用。若患者脾胃过于虚弱,也不建议服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在服用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期间,需要避免与辛辣刺激性食物一同食用,如辣椒、洋葱等,以免降低药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甘草汤尖锐湿疣,不要自行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营养,避免不洁性生活。
炙甘草汤中的麻仁是什么药
通常情况下,炙甘草汤中的麻仁一般是指大枣,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炙甘草汤主要是由炙甘草、生姜、桂枝、阿胶、生地黄、麦冬、人参等药物组成,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复脉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阴血不足、脉微所致的虚劳喘咳等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改善心脾两虚所引起的不寐、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另外,对于出现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状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炙甘草汤时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对上述药物存在过敏史,应禁止服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同时,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避免自行服用,以免由于用药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另外,如果患者服用炙甘草汤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