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石膏汤

类别: 治风剂
出处: 《治疹全书》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凡疹见标,腮红隐隐不起,旋出旋没,发热烦渴,喘急神昏,不省人事,谵语发狂,身干无汗,大便闭塞。
【组成】: 麻黄(去节)1两,石膏(研)9钱,杏仁(去皮尖,研)4钱,前胡5钱,枳壳3钱,黄芩1两。
【药材配方】: 麻黄 石膏 杏仁 枳壳 黄芩
中药材配剂
麻黄
类别: 解表药
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石膏
类别: 清热药
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枳壳
类别: 泻下药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用药咨询
芎芷石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芎芷石膏汤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芎芷石膏汤是中医方剂,由川芎、白芷、生石膏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而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病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患侧颜面部剧烈疼痛的情况,并且在咀嚼、刷牙或说话时会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芎芷石膏汤进行治疗,因为芎芷石膏汤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所以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
芎芷石膏汤三叉神经痛
芎芷石膏汤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芎芷石膏汤主要由川芎、白芷、生石膏等中药组成,其中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肝郁气滞所致的心烦易怒、胁肋胀痛等症状。而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等症状。生石膏性大寒,味甘、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疼痛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芎芷石膏汤。由于芎芷石膏汤中的川芎和白芷均属于辛辣刺激性的药物,如果患者存在阴虚火旺的情况,则不建议服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也不建议服用此药,以免加重病情。若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时,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竹叶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竹叶石膏汤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泻火、养阴润肺、清胃泻火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火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病症。1、清热除烦竹叶石膏汤中的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除烦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小便短赤等病症。同时,对于心烦不寐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生津止渴竹叶石膏汤中的竹叶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伤津所致的口渴、口干等症状。同时,对于热病伤津所致的多汗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清热泻火竹叶石膏汤中的石膏味甘、辛,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咳嗽、胃火牙痛、头痛目赤、烦躁口渴等病症。同时,对于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养阴润肺竹叶石膏汤中的石膏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咳嗽、胃火牙痛、头痛目赤、烦躁口渴等症状。同时,对于热病伤津所致的多汗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清胃泻火竹叶石膏汤中的竹叶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状。同时,对于胃火上炎所致的多食善饥、消谷善饥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