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三仁葱豉汤

类别: 治风剂
出处: 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千家妙方》卷上。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风暑湿合病(乙型脑炎)。
【疗效】: 祛风利湿,调和三焦。
【组成】: 鲜藿香2钱,杏仁2钱,苡仁4钱,白蔻1钱,厚朴2钱,法半夏2钱,白蒺藜3钱,菊花2钱,僵蚕2钱,豆豉3钱,葱白(后下)3寸,六一散(包煎)5钱,竹叶1钱半。
【药材配方】: 僵蚕 半夏 杏仁 竹叶 菊花 葱白 蒺藜 藜 藿香
中药材配剂
半夏
类别: 止咳化痰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葱白
类别: 解表药
发表,通阳,解毒。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②《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③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责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⑤《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⑥李杲:"治阳明下痢下血。"⑦《日用本草》:"能达表和里,安胎止血。"⑧《本草蒙筌》:"蛇伤、蚯蚓伤,和盐罯即解。"⑨《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猘犬毒。"
藿香
类别: 清热药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蒺藜
类别: 涌吐药
僵蚕
类别: 平肝息风
菊花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类别: 解毒杀虫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①《本草拾遗》:"杀虫。"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⑤《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除湿热,利水。"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竹叶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用药咨询
到江西九三仁心三叉神经痛
九三仁心是江西九三脑科医院的简称,到该院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如果存在相关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1、药物治疗:如果疼痛症状比较轻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属于抗癫痫药,具有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2、手术治疗:如果疼痛症状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如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微血管减压术等,可以解除压迫,并且能够缓解疼痛症状;3、其他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另外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减少熬夜。在恢复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焦虑。若出现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三仁汤的杏仁是什么杏仁
三仁汤的杏仁一般是指苦杏仁,患者在服用三仁汤时需要遵医嘱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三仁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杏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半夏等,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身热不扬、头痛恶寒、肢体倦怠、胸闷不舒、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苦杏仁是一种中药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如果患者出现了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苦杏仁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如果患者在服用三仁汤时需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以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三仁汤的功效与作用临床应用
三仁汤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对于湿温初起、暑温夹湿、湿重于热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三仁汤主要是由半夏、杏仁、白通草、厚朴、竹叶、生姜、淡豆豉等中药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温初起、暑温夹湿、湿重于热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三仁汤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三仁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对于阴虚津伤、脾胃虚寒等患者不建议服用三仁汤,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