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脾散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调脾散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幼科直言》卷四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温脾胃。主小儿虚寒作泻,或伤冷乳即作渴,泻青白色,或腹痛,或兼吐乳食。
【组成】:
炒白术、炒白芍、白茯苓、陈皮、甘草、木香、砂仁、官桂、麦芽。
【药材配方】:
甘草 木香 砂仁 麦芽
中药材配剂
麦芽
类别:
消食药
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①《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②《千金·食治》:"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③《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癥结,能催生落胎。"④《医学启源》:"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⑤《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砂仁
类别:
芳香化湿
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①《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②《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④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⑤杨士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⑥《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⑦《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次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⑧《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用药咨询
脾阳虚怎么调
脾阳虚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进行调养。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1.饮食调理脾阳虚患者可适当食用温补食物如糯米、大枣等,避免寒凉食品。从中医食养的角度来看,脾阳虚是脾胃功能减弱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影响气血生化,通过进食一些温性食物可以帮助改善这种情况。2.中药调理脾阳虚可通过服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来缓解。上述药物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的功效,对于脾阳虚所致的腹胀、腹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3.艾灸疗法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这些穴位能够调节体内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脾胃功能,达到温暖脾脏的目的。4.运动疗法脾阳虚患者宜选择柔和缓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脾阳虚弱状态。在调整脾阳虚的过程中,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以免加重脾阳虚的症状。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病情变化。
脾阳虚怎么调
脾阳虚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进行调养。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1.饮食调理脾阳虚患者可适当食用温补食物如糯米、大枣等,避免寒凉食品。从中医食养的角度来看,脾阳虚是脾胃功能减弱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影响气血生化,通过进食一些温性食物可以帮助改善这种情况。2.中药调理脾阳虚可通过服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来缓解。上述药物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的功效,对于脾阳虚所致的腹胀、腹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3.艾灸疗法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这些穴位能够调节体内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脾胃功能,达到温暖脾脏的目的。4.运动疗法脾阳虚患者宜选择柔和缓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脾阳虚弱状态。在调整脾阳虚的过程中,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以免加重脾阳虚的症状。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病情变化。
脾胃不和是调脾还是调胃?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脾胃不和既要调脾也要调胃。你的这种情况建议最好去医院找个专业的中医大夫看一看,让中医大夫开点儿健脾胃益气血的中药喝喝调理治疗一下比较好。平时也可以吃点儿健脾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养胃丸,忌食生冷寒凉性食物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補益剂
>调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