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毒散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清热剂
>逼毒散
逼毒散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准绳·疡医》卷二引刘氏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发背痈疽,脓尽四面皮粘,恐有脓毒攻起者。
【组成】:
黄药子1两,白药子1两,赤小豆2两,雄黄1钱。
【药材配方】:
黄药子 白药子 赤小豆
中药材配剂
白药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消痰,凉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创出血,热毒痈肿,瘰疬。①《药性论》:"治喉中塞热,噎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②《唐本草》:"主金疮生肌。"③《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④《开宝本草》:"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⑤《纲目》:"散血,降火,消痰,解毒。"⑥《植物名实图考》:"患齿痛者,切其根贴龈上。兼能补肾养阴。"⑦《饮片新参》:"消肿毒喉痹,散瘀血,治伤痛。"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清热,化痰。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肾炎水肿,胃痛,肺结核,无名肿毒,毒蛇咬伤。"⑨《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解毒,通经活络。"⑩《中药鉴别手册》:"清热解毒,止痛。治急性肝炎,恶性疟疾,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毒蛇咬伤,急性胃肠炎,腹痛及其它炎症。"
赤小豆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黄药子
类别:
清热药
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①《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②《纲目》:"凉血,降火,消虞,解毒。"③《江苏植药志》:"治腰酸痛。"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