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栀子豉汤
类别:
祛痰剂
出处:
《伤寒论》。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胸脘痞闷,饥不能食,脉数,苔薄黄腻;感冒发为寒热,头痛体痛;小儿痘疹,虚烦惊悸不得眠。
【疗效】:
散胸中邪气,彻热,除烦止躁。
【组成】:
栀子14个(劈),香豉4合(绵裹)。
【药材配方】:
栀子
【用法】:
上以水4升,先煮栀子,得2升半,纳豉,煮取1升半,去滓,分为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附注】:
栀子香豉汤、香豉栀子汤(《伤寒总病论》卷三)、栀子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加减栀子汤(《云岐子脉诀》)、栀子豆豉汤(《准绳·幼科》卷五)、栀豉汤(《寿世保元》卷二)。
中药材配剂
栀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用药咨询
‹阳虚体质可以喝栀子吗?›
‹阳虚体质可以喝栀子吗?›阳虚体质一般可以喝栀子,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用。1.原因:阳虚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引起的病理现象。患者通常会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小便清长等不适症状。而栀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证、三焦湿热证等病症。因此,阳虚的患者是可以适量服用栀子的。2.作用:如果阳虚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当进食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改善病情。3.注意事项:虽然栀子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建议长期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另外,对于阴虚内热者也不宜服用,否则会加重原有病情。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减少长时间熬夜。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栀子对肝脏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药物性肝损伤方面。栀子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胸腹胀痛、心烦意乱等症状。1.药物性肝损伤:如果患者在服用栀子时没有遵医嘱用药或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停药,并且还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2.其他危害: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等危害。3.胃肠道功能紊乱:由于栀子是一种寒性的中药材,如果长期过量食用,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腹泻、腹痛、大便不成形等。因此,建议患者要避免长期过量食用栀子。4.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于栀子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若盲目使用该药物后,可诱发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疹等过敏反应。综上所述,虽然栀子有较多的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使用,尤其是孕妇以及阴虚火旺者。另外,如果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得不到缓解,或者是出现了加重的现象,也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有哪些?›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有哪些?›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有引起肝损伤、加重肝病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引起肝损伤:栀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成分堆积在体内,从而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会诱发肝损伤的情况发生。2.加重肝病:由于栀子性寒,如果本身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疾病,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发展,不利于身体恢复健康。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症状等危害。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盲目自行加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若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
同类祛痰剂
苍附导痰丸
主治:
肥盛女人无子者。
组成:
苍术(制)2两,香附(童便浸)2两。陈皮(去白)1两半,南星(炮,另制)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1两,川芎1两,滑石(飞)4两,白茯1两半,神曲(炒)1两。
收带六合丸
主治:
赤白带下,肚腹疼痛。
疗效:
和脾胃,燥中宫之湿,提下陷之气,化痰清火。
组成:
白术2两(米泔浸,焙),苍术2两(米泔浸,焙),白茯苓2两(去皮),陈皮2两(盐水洗,去白),当归2两(酒洗),白芍(酒炒)2两,熟地黄1两半(酒洗),半夏(姜制)1两半,椿根白皮1两2钱(洗,炒),牡丹皮1两2钱,黄柏(酒炒)1两2钱,防风9钱,甘草(炙)1两,升麻8钱(一方加香附、枳壳)。
天麻白术丸
主治:
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运重痛,咽膈壅滞不利,及一切痰饮。
组成:
天麻(去苗)、白术、天南星(炮)、半夏(汤洗涤)、白附子(炮)、川芎、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覆花各等分。
去湿化痰汤
主治:
产门内生虫。
组成:
白术5钱,白芍5钱,当归5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黑山栀3钱,生甘草3钱,陈皮5分。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痰剂
>栀子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