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血汤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眼科临症笔记》。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赤膜下垂症(沙眼性血管翳)。症见头疼,赤丝满目,热泪不止,从风轮上际生赤膜一片,下侵瞳神,视物昏涩痠疼。
【组成】: 知母5钱,黄柏3钱,生地6钱,石决明8钱,软蒺藜3钱,木通3钱,泽泻3钱,生牡蛎4钱,车前子3钱(外包),生龟版4钱,银花3钱,菊花3钱,地骨皮3钱。
【药材配方】: 地骨皮 木通 黄柏 泽泻 牡蛎 知母 石决明 菊花 软蒺藜 藜 车前子 龟版
【用法】: 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牡蛎
类别: 平肝息风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④《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⑤《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⑧《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木通
类别: 利水渗湿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软蒺藜
类别: 祛风湿
祛风,活血,清肝,明目。治结合膜炎,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①《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②《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癥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车前子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⑧《纲目》:"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 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地骨皮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⑤《本草别说》:"治金疮。"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龟版
类别: 补虚药
黄柏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菊花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类别: 解毒杀虫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①《本草拾遗》:"杀虫。"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⑤《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除湿热,利水。"
石决明
类别: 平肝息风
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①《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②《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③《纲目》:"通五淋。"④《本草从新》:"愈疡疽。"⑤《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⑥《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泽泻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知母
类别: 清热药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⑦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用药咨询
[男人吃什么滋阴补肾效果最好?]
[男人吃什么滋阴补肾效果最好?]临床上没有“男人吃什么滋阴补肾效果最好”的说法。一般情况下,若存在此类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1.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牡丹皮、山药等多种中药材制作而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常用于改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情况。但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该药物,以免加重身体不适症状。2.知柏地黄丸:通常是由牡丹皮、山茱萸、茯苓等成分组成,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适用于缓解潮热盗汗、口干咽痛等症状。但由于该药物性寒凉,所以不建议脾虚腹泻的男人服用,以免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3.龟龄集:主要成分为人参、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材,具有添精固髓、补益肝肾的功效,可用于缓解阳痿遗精、腰酸背痛等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需慎用此药,如果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还需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4.金匮肾气丸:本品为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熟地黄、牡丹皮、附子等药材制成,具有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的功效,适用于缓解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情况。不过,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不宜服用,否则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红疹等不良反应。此外,还包括七宝美髯胶囊、二至丸、左归丸等药物也可帮助男性滋阴补肾。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有助于延缓肾脏衰老。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诊检查,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有滋阴补肾清热虚的功效的是?]
[有滋阴补肾清热虚的功效的是?]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功效的中成药较多,常见于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遵医嘱按剂量服用,不可以自行增加药量或减少药量。1.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其中熟地黄、山茱萸补养肝脾肾三经之阴精,山药补益脾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泽泻泄浊以助运脾,丹皮清泄相火,并制约防止过温补而上浮,是治疗肾阴不足的基本组合。方中一味丹皮引诸药直达病所,加强了对命门真阴的滋润和蒸腾,使全方起效迅速而显神通,共同达到滋补肝脾肾三阴之作用。若患者存在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则可使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改善。2.知柏地黄丸:是由知母、黄柏、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熟地黄等中药材制作而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足心发热等症状患者的治疗。3.大补阴丸:是由醋龟甲、黄芩、知母、猪脊髓、牛膝、防风、石膏、赤芍药材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耳聋、眩晕、头痛、项强、眼花、口苦、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小儿低热抽搐等症状患者的治疗。4.其他:除上述几种药物外,青娥丸、四神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也可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如青娥丸由炒黑豆、枸杞子、牛膝、附片等成分制成,具有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导致的夜盲症、阳痿早泄、小儿五迟等病症。对于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在用药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花椒、芥末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此药。
[老母鸡炖什么滋阴补肾?]
[老母鸡炖什么滋阴补肾?]老母鸡炖枸杞、山药等中药材滋阴补肾,还可以选择当归、巴戟天、杜仲等中药材。另外,患者也可以将老母鸡和桑葚、核桃仁一起炖煮来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一、中药材1.枸杞:枸杞味甘,性平,入肝经、肾经、肺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与老母鸡煲汤后可以起到较好的滋阴补肾作用。2.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等症状的治疗。3.其他药材:除上述药物外,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女贞子、墨旱莲、覆盆子等中药材进行滋阴补肾。其中女贞子味苦、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清热明目的功效;墨旱莲味甘、性凉,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乌须黑发的功效;覆盆子味酸、甘,性温,入肝经、肾经、膀胱经,具有固精益肾、利水缩尿的功效。二、食物如果想要通过吃老母鸡来进行滋阴补肾,可以选择将老母鸡和桑葚、核桃仁一起炖煮食用,也能够达到滋阴补肾的效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或减少劳累,规律作息,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若存在不适症状时,则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