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阴和中煎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笔花医镜》卷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症,阴分既虚,腹大青筋,发直毛焦,肌肤枯燥,唇舌绛红。
【组成】: 生地3钱,北沙参3钱,生谷芽3钱,地骨皮2钱,首乌2钱,青蒿子2钱,炒麦芽2钱,穞豆皮2钱,牡蛎2钱,白芍1钱5分,楂炭1钱5分,厚朴1钱,丹皮1钱。
【药材配方】: 北沙参 地骨皮 牡蛎 白芍 谷芽 青蒿子
中药材配剂
牡蛎
类别: 平肝息风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④《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⑤《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⑧《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北沙参
类别: 补虚药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地骨皮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⑤《本草别说》:"治金疮。"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谷芽
类别: 消食药
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①《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②《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③《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青蒿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明目,杀虫。治芳热骨蒸,痢疾,恶疮,疥癣,风疹。①《本草拾遗》:"主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绞汁服,或暴干为末,小便冲服,如觉冷用酒煮。"②《日华子本草》:"明目,开胃,炒用;治劳,壮健人小便浸用;治恶疮、疥癣、风疹、杀蝨,煎洗。"③《纲目》:"功同(青蒿)叶。"
用药咨询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血常规检查时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降低的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病理因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一、生理因素人体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多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在做血常规检查前存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可能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快,血液稀释程度增加,从而出现上述结果。一般经过休息后再次复查可恢复正常数值范围,无需特殊处理。二、病理因素1.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侵袭机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由于炎性反应刺激中性粒细胞大量生成并进入血液,致使白细胞升高,而淋巴细胞相对减少。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病情,促使症状改善。2.病毒感染:常见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造成胃肠炎,因病毒侵犯单核-巨噬系统及淋巴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而导致淋巴细胞偏低,伴随其他类型细胞比例偏高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3.其他原因:当患者患有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或者损伤等因素,均可导致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相应不适症状。需要到医院完善腹部超声检测,确诊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即可。此外,还可能与恶性肿瘤有关,如肺癌、肝癌等,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而使白细胞水平上升,同时会抑制淋巴细胞生长。对此需进一步完善CT、病理学活检等检测,以明确病变性质并尽早手术切除病灶或采取放化疗措施。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低是怎么回事?』导致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同时降低的原因较多,可能是非病理性原因,如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比如药物影响、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一、非病理性原因如果存在熬夜、精神紧张以及情绪变化较大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此时需及时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等,通常即可恢复正常。二、病理因素1.药物影响:若长期服用醋酸片这类激素类药物,会使中性粒细胞生成受抑制,进而会出现上述现象。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值。2.感染性疾病:较常见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流感,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进行检查时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偏低的现象。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若是细菌感染则需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青霉素V钾片等抗生素药物治疗。3.血液疾病:如急性放射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纤维化、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会导致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放疗、化疗或者手术等方式治疗。4.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等疾病,因体内产生对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抗体,会使其被破坏掉,因此会造成这一情况发生。通常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待原发病得到控制后,数值也会随之恢复正常。此外,还可能为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等原因所致。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三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高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
『白细胞高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者数值同时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但也可能与非疾病因素有关,如药物影响等导致的一过性升高,此时无需过于担心,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一、非疾病因素若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可刺激机体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升高的情况,并且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二、疾病因素1.炎症:如果患者存在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等情况时,则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炎性反应,使体内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表现为上述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治疗。2.大范围烧伤:当大面积烧伤后,由于创伤面积较大,可使得大量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而导致其数量增高,而其他两种细胞相对较少的情况。同时还伴有水疱形成、明显痛感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避免继发感染。3.脾脏疾病:比如脾功能亢进症、脾破裂等,会导致大量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中性粒细胞被破坏,从而会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的现象。另外,还有贫血、出血倾向以及腹胀、腹水等症状。应遵医嘱应用醋酸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缓解病情。4.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疾病,会影响造血功能,造成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淋巴细胞也减少的情况。一般还会伴随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再障所致者可遵医嘱选择环孢素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改善病情。5.恶性肿瘤:患有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因受到放射线的影响,也可出现此类现象。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食欲不振、消瘦、发热、气促等表现。需完善CT、病理学活检等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然后遵照医嘱采取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来促使病变部位缩小,改善不适症状。除此之外,若是正处于流行性感冒发病期或是发生过敏的情况下,也可能引发这一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尽量避免受凉,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