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退黄丸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贫血黄肿,四肢痠软,心悸头眩,气短气胀,食欲失常。
【组成】: 针砂4两(用醋煅透3次),茵陈1两(煮汁),皂矾2两(煅透烧至红色),泽泻1两,大麦芽2两,茯苓1两,苍术1两,广皮1两,厚朴1两,熟地1两,大枣8两(去皮核),肉桂4钱。
【药材配方】: 大枣 大麦 泽泻 肉桂 苍术 茯苓 茵陈 针砂
【用法】: 每服3钱,食前用开水吞服,1日2次。
中药材配剂
肉桂
类别: 温里药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①《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②《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③《药性论》:"主治:几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痈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⑤《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⑥《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主治秘要》:渗泄,止渴。" ⑦《用药心法》:"敌寒邪,治奔豚。" ⑧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⑨《纲目》:"治寒痹,风瘖,阴盛失血,泻痢,惊痢。""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苍术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大麦
类别: 利水渗湿
和胃,宽肠,利水。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③《崔禹锡食经》:"主水痮。"④《本草拾遗》:"调中止泄。"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大枣
类别: 补虚药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⑦《珍珠囊》:温胃。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茵陈
类别: 清热药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泽泻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针砂
类别: 补虚药
补血,除湿,利水。治血虚黄胖,水肿。①《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②《本草蒙筌》:治黄胖。③《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④《握灵本草》:镇心平肝。⑤《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⑥《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
用药咨询
[当归补血丸子宫肌瘤可以吃吗?]
[当归补血丸子宫肌瘤可以吃吗?]当归补血丸的成分中不含活血化瘀的中药,因此不会对子宫肌瘤产生影响。但若患者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当归补血丸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由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材组成,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因血液不足引起的病症,比如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四肢乏力等。而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月经量增多、痛经等,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米非司酮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对于无明显不适症状的患者,则应定期到医院复查,随时关注身体状况。若期间出现其他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血热能吃补血药吗
血热一般不能吃补血药。1.原因:血热通常是阴虚内热、感受邪毒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发热等症状,并伴有心烦、口渴等不适症状。2.不良影响: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服用补血的药物,则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因此,建议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进行治疗。3.治疗方法:对于血热的患者,在临床上通常可以使用犀角地黄汤、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刺疗法等方式辅助改善病情。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和焦虑。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化疗之后吃喝什么汤比较补血?』
『化疗之后吃喝什么汤比较补血?』化疗之后吃喝什么汤比较补血这种说法不准确,患者可以适当食用红枣、枸杞子等食物进行辅助调理。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胶口服液、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一、食物1.红枣: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如果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可以适量进食红枣进行改善。2.枸杞子: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也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若存在上述症状,则可以适当饮用枸杞子泡的水进行缓解。二、药物1.阿胶口服液:该药物主要是由驴皮熬制而成,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如果存在贫血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2.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此药主要成分有当归、黄芪、阿胶、大枣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对于气血两虚引起的不适现象,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四物颗粒、八珍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以上药物过敏的人群是禁止使用的。用药期间还需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