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固表汤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温病刍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内热而表不和,以致自汗盗汗。
【组成】: 生石膏30g,地骨皮12g,浮小麦30g,糯稻根30g,知母10g。
【药材配方】: 地骨皮 浮小麦 知母 石膏
中药材配剂
地骨皮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⑤《本草别说》:"治金疮。"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浮小麦
类别: 补虚药
治骨蒸劳热,止自汗盗汗。①《本草蒙筌》:敛虚汗。②《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③《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石膏
类别: 清热药
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知母
类别: 清热药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⑦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用药咨询
[清热利湿补肾固精吃什么药最好?]
[清热利湿补肾固精吃什么药最好?]临床上不存在清热、利湿、补肾、固精没有副作用的药物。若患者存在该类情况时,可服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也可使用车前子、牡丹皮、泽泻、茯苓等中药材配伍泡水喝。一、中成药1.知柏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多种药材制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缓解潮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短赤等症状。2.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有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等药材,可用于改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以及遗精盗汗等症状。3.其他中成药:如二至胶囊、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锁阳固精丸等,其中二至胶囊由女贞子、墨旱莲组合而成,可以起到补益肝肾的作用;而金匮肾气丸含有附子、肉桂等药材,能够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五子衍宗丸中含有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材,能用于缓解遗精滑泄、腰痛腿软、尿后余沥等症状;锁阳固精丸含有的锁阳、巴戟天等药材,可以达到补肾固精的效果。二、中药方剂车前子、牡丹皮、泽泻、茯苓搭配在一起泡水饮用,也能够起到一定清热利湿、补肾固精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选择用石韦、冬葵子、滑石等药材配伍泡水喝,也有一定的效果。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在专业医师辨证指导下对症应用,避免盲目用药引起不适症状。平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恢复。
[有滋阴补肾清热虚的功效的是?]
[有滋阴补肾清热虚的功效的是?]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功效的中成药较多,常见于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遵医嘱按剂量服用,不可以自行增加药量或减少药量。1.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其中熟地黄、山茱萸补养肝脾肾三经之阴精,山药补益脾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泽泻泄浊以助运脾,丹皮清泄相火,并制约防止过温补而上浮,是治疗肾阴不足的基本组合。方中一味丹皮引诸药直达病所,加强了对命门真阴的滋润和蒸腾,使全方起效迅速而显神通,共同达到滋补肝脾肾三阴之作用。若患者存在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则可使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改善。2.知柏地黄丸:是由知母、黄柏、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熟地黄等中药材制作而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足心发热等症状患者的治疗。3.大补阴丸:是由醋龟甲、黄芩、知母、猪脊髓、牛膝、防风、石膏、赤芍药材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耳聋、眩晕、头痛、项强、眼花、口苦、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小儿低热抽搐等症状患者的治疗。4.其他:除上述几种药物外,青娥丸、四神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也可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如青娥丸由炒黑豆、枸杞子、牛膝、附片等成分制成,具有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导致的夜盲症、阳痿早泄、小儿五迟等病症。对于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在用药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花椒、芥末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此药。
清热祛湿颗粒是清人体阴囊潮湿有用吗
清人体阴囊潮湿是否有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阴囊潮湿一般没有用,而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阴囊潮湿则可能有作用。1.没有用:如果只是单纯的天气炎热、内裤不透气等原因引起阴囊部位出汗较多,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此时使用清热祛湿颗粒无法起到治疗效果。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并且勤换洗内裤以及洗澡,能够缓解症状。2.有用:但如果患者的阴囊潮湿还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则考虑与疾病有关,如阴囊炎、阴囊湿疹等。此时遵医嘱服用清热祛湿颗粒可以达到一定的辅助治疗目的,但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摄入,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有助于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