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精酒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千金翼》卷十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疗效】: 却病延年,发白返黑,齿落更生。
【组成】: 黄精4斤,天门冬3斤,松叶6斤,白术4斤,枸杞5斤。
【药材配方】: 天门冬 松叶 白术 黄精
【用法】: 上5味皆生者,纳釜中,以水3石,煮之1日,去滓,以汁渍曲,如家酿法。酒熟,取清汁,任性饮之。
中药材配剂
白术
类别: 补虚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黄精
类别: 补虚药
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①《别录》: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②《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③《滇南本草》:补虚添精。④《纲目》: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⑤《本草从新》:平补气血而润。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间歇热、痛风、骨膜炎、蛔虫、高血压。⑦《四川中药志》:补肾润肺,益气滋阴。治脾虚面黄,肺虚咳嗽,筋骨酸痹无力,及产后气血衰弱。⑧《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健脾,强筋壮骨,润肺生津。
松叶
类别: 祛风湿
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治风湿痿痹,跌打损伤,失眠,浮肿,湿疮,疥癣。并能防治流脑,流感,钩虫病。①《别录》:"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②《日华子本草》:"炙罯冻疮、风湿疮。"③《纲目》:"去风痛脚痹,杀米虫。"④《生草药性备要》:"杀螆,干水,止痒,埋口(合疮口)。洗疳疮,治螆疥。"⑤《会约医镜》:"辟瘟疫气。"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神经衰弱,维生素丙缺乏,营养性水肿;防治流脑,流感。"
天门冬
类别: 清热药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①《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②《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③《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④《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⑤《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⑥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⑦《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⑧《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⑨《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用药咨询
『肺癌肿瘤标志物五项的意义?』
『肺癌肿瘤标志物五项的意义?』临床上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不止五项,常见的有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甲胎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不同的组合代表不同的疾病状态,如单独升高或多种组合共同作用可对疾病的良恶性鉴别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一、单独升高1.癌胚抗原:如果明显高于正常值,则提示可能患有胃肠道癌症或者胰腺癌的可能性大,也可能与肺癌有关,但敏感性不高。2.鳞状细胞癌抗原:主要见于肺部的良性病变,比如肺炎、肺结核等导致的鳞癌样改变,也可见于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小细胞肺癌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其增高的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4.甲胎蛋白:在一部分肺泡细胞癌中AFP可以轻度增高,在一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也可以出现明显的增高。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是用于支气管肺癌特别是肺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分子标记物,由于该类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大多已经发生淋巴转移,因此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影响较大。二、多种组合1.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两项均显著升高的情况下高度怀疑存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鳞癌。2.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当两者同时显著升高的时候则提示可能存在小细胞肺癌。3.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癌和肺腺癌的鉴别诊断。4.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其中一项显著升高伴有其他三项不显著升高时,提示存在肺腺癌且发生远处转移的情况。此外,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甲胎蛋白这三种标志物联合应用的时候,对评估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测复发也有一定的价值。所以不同组合意义也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若明确为肺癌,建议及时就诊并进行相应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肺癌的五种类型?』
『肺癌的五种类型?』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其中非小细胞癌又分为鱗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以及类癌。临床上通常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分类依据,因此不存在五种类型的说法。一、小细胞癌此类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15%-20%,患者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及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男性较为多见。此型肺癌发展迅速,早期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二、非小细胞癌1.鱗状细胞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上皮源性肿瘤,易发生淋巴结和血行转移,常见症状为咳嗽、痰血、声嘶、疼痛等,常好发于长期吸烟且具有特殊嗜烟习惯的人群,如直接吸入纸烟的顶部和末端者。鳞癌对放疗较敏感,但进展较快,预后差。2.腺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居第二位,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发生于主支气管或肺泡腔内,生长方式多样,病程较长,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喘鸣、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一般预后较好。3.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较少见,发病年龄相对晚一些,患者可能有原发性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高代谢症候群,包括食欲增加、消瘦、心慌、出汗、焦虑、精神错乱、腹泻、肌张力增强、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有时会伴有骨质疏松、骨折、肌肉萎缩、睡眠障碍等情况。此型肺癌预后与小细胞肺癌相近,对化疗效果不佳。4.类癌:少见,常起源于胰腺胆管上皮细胞,大部分位于胸部,少数在颈部、肝脏、肠道等部位,患者主要表现为典型腹泻、皮肤潮红、哮喘、腹泻、腹部不适、腹胀、呕吐等症状,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如果怀疑自身患有肺癌,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确诊肺癌的患者而言,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
『会厌癌早期的五大症状?』
『会厌癌早期的五大症状?』会厌是位于喉头顶部的一个圆形的小新生物,在会厌舌面和两侧边缘上呈V字形凹陷。会厌癌即会厌部的恶性肿瘤,通常包括鳞状细胞癌、腺样囊肿癌等类型,早期可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异物感、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声音嘶哑由于会厌部位在声带上,因此当此处发生癌变时,会对发声功能造成影响而引起声音嘶哑的症状,严重者可能失声。二、咽喉疼痛如果癌症侵犯周围组织或黏膜,可能会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及破溃,从而引发明显的咽喉疼痛不适。三、异物感会厌处有很多神经分布于表面,一旦发生癌变会导致患者自觉有异物感,并且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四、痰中带血若癌变组织破溃,常会引起少量渗血,随时间推移血液被吞咽后可从口中吐出,表现为痰中带血的情况。五、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因为会厌癌侵袭到一侧的支气管入口,使这一侧肺通气受限所致;另外,也可因会厌癌压迫同侧主支气管而导致通气受阻所引起。2.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与会厌上方的肿瘤体积较大有关,此时双侧主、支气管均受到累及时,即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此外,还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现象,如颈侧区淋巴结增大、质硬、固定等情况。一般情况下,通过电子鼻咽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以及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为会厌癌。确诊之后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比如会厌部分切除术或者会厌全切术等,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以减少术后复发率。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