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奇效丸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咳嗽吐血,呕血,咯血,痰中带血,崩漏下血。
【疗效】: 清热凉血,除痰止嗽。
【组成】: 生地1两2钱,茅根2两,侧柏2两,山药1两,薄荷1两,茜草1两,大小蓟1两,蒲黄1两,栀子1两,黄芩1两(以上炒炭存性),花蕊石1两,玄参(去芦)2两,古墨2两,三七2两。
【药材配方】: 三七 墨 小蓟 山药 柏 栀子 玄参 花蕊石 茜草 蒲黄 薄荷 黄芩
【用法】: 每服2钱,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中药材配剂
类别: 止血药
止血,消肿。治吐血,衄血,崩中漏下,血痢。痈肿发背。①《开宝本草》:"止血,生肌肤,合金疮。主产后血晕、崩中卒下血,醋磨服之。亦主眯目,物芒入目,摩点瞳子上。又止血痢及小儿客忤,捣筛和水温眼之。"②《纲目》:"利小便,通月经,治痈肿。"③《医林纂要》:"泻心清肺,去妄热.止妄血,下气归肾。"④《本草再新》:"平肝润肺,除风热,止咳嗽,生津解渴。"
蒲黄
类别: 止血药
凉血止血,活血消瘀。生用治经闭腹痛,产后瘀阻作痛,跌扑血闷,疮疖肿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泻血,尿血,血痢,带下;外治重舌,口疮,聤耳流脓,耳中出血,阴下湿痒。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止血、活血:用于各种出血、痛经、跌损、痈肿疼痛。配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常用于产后腹痛、痛经及胃腹瘀痛。①《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②《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③《日华子本草》:"治(颠)扑血闷,排脓,疮疖,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癥,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④《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⑤《本草经疏》:"治癥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衄。"⑥《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创伤,湿疹。"⑦《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瘰疬。"
茜草
类别: 止血药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镇咳,祛痰。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可以治疗出血性疾患,慢性气管炎,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软组织损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三七
类别: 止血药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类别: 消食药
薄荷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 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 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 ⑩李杲:主清利头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花蕊石
类别: 止血药
化瘀,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①《嘉祐本草》:"主金疮止血,又疗产妇血晕,恶血。"②《纲目》:"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③《玉楸药解》:"功专止血。治吐衄崩漏胎产,刀杖一切诸血。"④《医林纂要》:"泻肝行瘀血,敛肺生皮肉。"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山药
类别: 补虚药
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①《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②《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③《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④《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⑤《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⑥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⑦《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⑧《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小蓟
类别: 止血药
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①《食疗本草》:"取菜煮食之,除风热。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金疮血不止,挼叶封之。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取汁半升服之。"②《本草拾遗》:"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痢"一作"崩"),金疮出血,呕吐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③《日华子本草》:"根,治热毒风并胸脯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④《本草图经》:"生捣根绞汁服,以止吐血,衄血、下血。"⑤《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⑥《分类草药性》:"治血淋胀痛,跌打损伤,红崩,白带。"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止血,降压,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症,高血压,黄疸,肝炎,肾炎。"
玄参
类别: 补虚药
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①《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②《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癥,定五藏。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⑤《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⑦《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栀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用药咨询
【月经失血过多怎么补?】
【月经失血过多怎么补?】如果女性出现月经失血过多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补血治疗,如食物补血、药物补血、输血补血,以及手术补血等。患者应避免盲目用药,或食用没有治疗作用的食物,避免引起身体不适。1、食物补血:如果女性是由于月经期间吃了过多的阿胶、红枣等补血的食物引起的月经失血过多,可以适当吃一些阿胶等补血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吃红枣等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2、药物补血:如果女性是由于月经量比较大,或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引起的月经失血过多,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止血,也可以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月经失血过多等情况;3、输血补血:如果女性是由于外伤,或是手术导致的月经失血过多,则可能需要进行输血补血,以免引起休克;4、手术补血:如果女性是由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导致月经失血过多过多,则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的患者可以进行肌瘤切除术等。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腹部保暖,不要着凉,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出现感染。
失血过多对大脑的危害
失血过多对大脑的危害,主要包括脑供血不足、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1、脑供血不足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从而使大脑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输血治疗。2、认知功能障碍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能会使脑部的神经受到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高压氧治疗。3、情绪异常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能会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也会使体内的血液重新分布,从而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4、运动功能障碍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能会使肢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肌肉僵硬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改善。5、语言功能障碍失血过多还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语言功能,导致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失语、构音不清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多读书,多与人沟通交流。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失血过多导致头晕怎么办
失血过多导致头晕可以通过一般治疗、饮食调理、药物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一般治疗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头晕的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2、饮食调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等,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改善头晕的情况。3、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减少,容易引起血压下降,从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驴胶补血颗粒、生脉饮等中成药进行调理。4、输血治疗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并出现严重的贫血情况,如头晕、乏力等,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5、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是因为外伤导致的失血过多,且伤口较大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止血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