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附苏陈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良附苏陈汤
类别:
温里剂
出处:
董建华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宣通阳气。主寒邪犯胃,胃阳被遏,胃失和降。
【组成】:
良姜10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陈皮5克,佛手5克,香橼皮10克,炒川楝子10克,延胡索5克,煅瓦楞子10克,乌贼骨10克,马尾连5克。
【药材配方】:
香附 延胡索 马尾连
中药材配剂
马尾连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燥湿,解毒。治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①《纲目抬遗》:"去皮里膜外及筋络之邪热、小儿伤风及痘科用。"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消炎止痢。治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痢疾。叶、花治关节炎。"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燥湿。"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延胡索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①《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②《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癥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③《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④《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用药咨询
良附丸改汤的功效与作用
良附丸该汤一般具有温中暖胃、散寒止痛等功效。良附丸是由高良姜和香附两种药物组成,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两种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散寒止痛、行气宽中,通常可以用于治疗寒凝气滞、胃腕疼痛、吞酸吐酸等症状。肝胃郁火或出血患者不宜用,建议患者平时也要注意保暖,能够起到温中暖胃、理气止痛等作用。
良附丸加味
良附丸加味一般是指良附丸配合温胆汤,可以用于治疗胃脘胀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头晕头痛等病症。良附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高良姜、香附等,具有温胃理气的功效。良附丸配合温胆汤主要用于治疗胃脘胀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头晕头痛等病症。胃脘胀痛多由于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导致胃气阻滞,气机不畅,患者可出现胃脘胀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等症状。温胆汤主要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胆怯易惊、头晕目眩、心悸不宁、呕吐呃逆、不思饮食、大便不调等症状。因此,良附丸配合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胃脘胀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头晕头痛等病症。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服药期间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影响药效。
良附丸方歌,良附丸的功效与作用
良附丸一般有肝郁气滞的功效与作用。该药是由高良姜和香附组成的中成药,对于妇女,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也可以用醋洗,加强入肝行气的功效。如果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服药期间患者注意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有高血压、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同类温里剂
白术黄耆汤
主治:
服芍药汤,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
组成:
白术1两,黄耆7钱,甘草3钱。
生附子汤
主治:
冷淋,或因饮水过多,或因寒湿,或因心虚志耗。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
组成:
黑附子(生)8分,滑石1钱,瞿麦1钱,木通1钱,半夏7分,蜜少许,灯心20茎。
虎骨熊油膏
主治:
筋骨疼痛,麻痹不仁,癥瘕腹痛,四肢拘挛,肩背风湿,腰腿寒痛。
疗效:
驱风散寒,通窍止痛。
组成:
乳香2两,没药2两,冰片2两,当归2两,荆芥2两,全蝎2两,杜仲2两,莪术2两,藏红花2两,母丁香2两,肉桂2两,虎骨1架,麝香2两,熊油5斤,蜈蚣10条,白花蛇1盘,细辛1两,白芍2两,天麻2两,芫花2两,羌活2两,牛膝2两,青风藤2两,三棱2两。
疝气内消丸
主治:
小肠疝气,偏坠抽痛,睾丸肿大,坚硬不消。
疗效:
顺气散寒,消肿止痛。
组成:
川楝子4两,荔枝核3两,橘核(炒)3两,小茴香(炒)5两,沉香3两,肉桂(去粗皮)5两,于术4两,甘草1两,吴萸(炙)4两,青皮(炒)4两,炮姜3两,丝瓜炭4两,补骨脂(炙)2两,大茴香1两,川附片2两。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温里剂
>良附苏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