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鸡苏圆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除烦解劳,消谷下气,散胸中郁热,主肺热咳嗽,治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热淋、劳淋、气淋,止消渴,除惊悸,凉上膈,解酒毒。又治胃热口臭,肺热喉腥,脾疸口甜,胆疸口苦。常服聪耳明目,开心益智。
【组成】: 柴胡(要真银州者)二两(同木通以沸汤大半升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木通(同柴胡浸)、阿胶(炒微燥)、蒲黄(真者.微炒)、人参,各二两;麦门冬(汤洗.去心.焙研)四两,黄蓍(去芦)一两,鸡苏(净叶)一斤(即龙脑薄荷也),甘草(炙)一两半,生干地黄末(六两.后入膏)。
【药材配方】: 柴胡 木通 阿胶 人参 麦门冬 甘草
中药材配剂
麦门冬
类别: 清热药
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①《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②《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③《药性论》:"治热毒,止烦渴,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④《本草拾遗》:"治寒热体劳,下痰饮。"⑤《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⑥《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⑦《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⑧《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经枯乳汁不下。"⑨《用药心法》:"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⑩《南京民间药草)):"治妇女湿淋。"⑾《福建民间草药》:"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热,治小便淋闭,小儿肝热。"⑿《安徽药材》:"治咽喉肿痛。"
木通
类别: 利水渗湿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阿胶
类别: 补虚药
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用药咨询
龙脑的作用与功效
龙脑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清热燥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惊痫抽搐、癫痫、风湿痹痛、瘰疬痰核、湿疹等病症。1、清热解毒龙脑性寒,味甘,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惊痫抽搐、癫痫等病症,同时还可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病症。2、化痰开窍龙脑具有化痰的功效,可以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治疗痰多咳嗽、中风痰迷、风痰惊痫等病症。3、息风止痉龙脑具有息风止痉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症,同时还可用于治疗破伤风、癫痫等病症。4、平抑肝阳龙脑具有平抑肝阳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目赤肿痛等病症。5、清热燥湿龙脑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等病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龙脑性寒,所以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阳虚者应忌服龙脑。同时,在服用龙脑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用龙脑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龙脑膏子的功效与作用
龙脑膏具有补血活血、镇静安神、润肠通便、健脑益智、防止皮肤干燥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亏虚、心神不定、失眠健忘、心烦意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病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补血活血龙脑膏主要是由当归、川芎、红花、熟地黄、白芍、人参、黄芪、阿胶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病症。2、镇静安神龙脑膏中所含有的当归、川芎、熟地黄等中药,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心血亏虚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病症。3、润肠通便龙脑膏中所含有的龟甲、天冬、麦冬、地黄等中药,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阴虚内热引起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病症。4、健脑益智龙脑膏中所含有的龟甲、天冬、麦冬、地黄等中药,具有健脑益智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肾亏虚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5、防止皮肤干燥龙脑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涂抹在皮肤上,可以为皮肤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能够有效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芹菜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运动,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龙脑保和丸治神经性耳聋吗
龙脑保和丸一般可以治疗神经性耳聋,但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先到医院咨询医生,不能私自盲目用药。龙脑保和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黄连、肉桂、陈皮、茯苓、六神曲、麦芽、广藿香、冰片等,具有健胃和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食积、乳食停滞、胃脘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儿疳积等。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的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导致听力下降,可能与药物中毒、感染、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因此,龙脑保和丸可以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在使用龙脑保和丸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如果在使用龙脑保和丸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