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丸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全生指迷方》卷四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温胃降逆。治虚寒呕哕。
【组成】: 吴茱萸(炒)30克 橘皮(洗)60克 附子(炮,去皮、脐)
【药材配方】: 吴茱萸 橘皮 附子
中药材配剂
附子
类别: 补虚药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橘皮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吴茱萸
类别: 温里药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⑦《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用药咨询
「吴茱萸治疗肝病?」
「吴茱萸治疗肝病?」吴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和补火助阳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肝脏与胆囊密切相关,因此吴茱萸也被广泛应用于肝病的治疗。首先,吴茱萸可以改善肝功能异常的症状。肝病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而吴茱萸可以通过其温中散寒的作用来缓解这些不适感。此外,它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被吸收利用,从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其次,吴茱萸对于肝硬化也有一定的疗效。肝硬化是由于长期慢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脏纤维化病变。吴茱萸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的程度,并且有助于肝组织再生修复。最后,吴茱萸还对肝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研究表明,吴茱萸提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同时,它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减少感染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吴茱萸进行肝病治疗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同时,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或者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请务必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使用。总之,吴茱萸作为一种中药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对于肝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效果。然而,具体的用药方案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吴茱萸,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当归吴茱萸汤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吴茱萸汤具有温中散寒、补血养肝、疏肝解郁、暖胃、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虚寒腹痛、呕吐腹泻、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病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温中散寒吴茱萸汤主要是由吴茱萸、人参、白术、灸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胃脘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但需要注意的是,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味辛,性热,如果患者存在阴虚内热的情况,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2、补血养肝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补血养肝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病症。同时,对于肝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疏肝解郁吴茱萸汤中的当归味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情志抑郁等病症。同时,对于肝气犯胃引起的胃脘疼痛、呕吐吞酸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暖胃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呕吐泄泻等病症。同时,对于胃寒引起的头晕眼花、手足不温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止痛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寒凝肝脉引起的腹痛症状。吴茱萸汤属于中药汤剂,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对于热病、阴虚内热等患者不建议服用吴茱萸汤,以免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服用吴茱萸汤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吴茱萸和醋敷脚心的功效
吴茱萸和醋敷脚心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杀虫止痒、软坚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寒湿痹痛、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疝气等病症。吴茱萸和醋都属于中药材,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经寒不调、经行腹痛、寒湿痹痛等病症。醋味酸、苦、甘,性温,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瘀消积、止血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湿疹瘙痒等病症。由于吴茱萸和醋都属于温热性的药物,所以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病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吴茱萸和醋敷脚心,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此外,对吴茱萸和醋过敏的人群需避免使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如果患者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