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味翼首散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十二味翼首散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中国药典》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防疫。用于瘟疫、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痢疾,热病发烧等症。
【组成】:
翼首草100g 榜嘎75g 节裂角茴香75g 天竺黄75g 红花60g 檀香50g 安息香25g 莪大夏50g 铁棒锤叶40g 五脂灵膏50g 牛黄0.5g 麝香0.5g
【药材配方】:
翼首草 红花 檀香 安息香 牛黄 麝香
中药材配剂
牛黄
类别:
清热药
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①《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庢。"②《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③《药性论》:"小儿夜啼,主卒中恶。"④孙思邀:"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⑤《日华子本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⑥《日用本草》:"治惊病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⑦《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⑧《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垂危者。"
安息香
类别:
安神药
开窍,辟秽,行气血。治卒中暴厥,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痫,风痹腰痛。①《唐本草》:主心腹恶气。②《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③《日华子本草》:治血邪,霍乱,风痛,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④《纲目》:治中恶,劳瘵。⑤《东医宝鉴》:辟瘟疫。⑥《本草述》:治中风,风痹,风痫,鹤膝风,腰痛,耳聋。⑦《本经逢原》:止卒然心痛、呕逆。⑧《本草从新》:宣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⑨《本草便读》:治卒中暴厥,心腹诸痛。⑩《中药材手册》:治小儿惊痫。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麝香
类别:
开窍药
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癥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辟恶气,温疟,痫痓,去三虫。" ②《别录》:"疗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难产,堕胎,去面鼠,目中肤翳。" ③陶弘景:"疗蛇毒。" ④《药性论》:"除心痛,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以当门子一粒,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 ⑤《日华子本草》:"杀脏腑虫,制蛇、蚕咬,沙虱、溪、瘴毒,吐风痰。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疾。" ⑥《仁斋直指方》:"能化阳通腠理。""能引药透达。" ⑦王好古:"疗鼻窒不闻香臭。" ⑧《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癥瘕。" ⑨《本草正》:"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酐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以麝香封之。" ⑩《本草备要》:"治耳聋,目翳,阴冷。"
檀香
类别:
理气药
理气,和胃。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①陶弘警:"消风肿。"②《本草拾遗》:"主心腹霍乱,中恶,杀虫。"③《日华子本草》:"治心痛,霍乱。肾气腹痛,浓煎服;水磨敷外肾并腰肾痛处。"④《珍珠囊》:"引胃气上升,进食。"⑤《纲目》:"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浆水洗拭令赤,磨汁涂之。"⑥《本草备要》;"调脾胃,利胸膈,为理气要药。"
翼首草
类别:
清热药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治感冒发烧及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心热,血热等。"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毒抗菌。治痈疮疔毒,流感麻疹。"
用药咨询
十二味翼首散
十二味翼首散是一种中成药,具有祛风、除湿、清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暑湿蕴结、湿热瘀阻所致的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等症状。1、暑湿蕴结十二味翼首散主要是由云芝、翼首、蓝布正、唐古特乌头、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藏木香、木香、宽筋藤、悬钩木、宽筋藤、山柰、麝香组成。十二味翼首散具有祛暑湿、清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暑湿蕴结所致的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等症状。2、湿热瘀阻湿热瘀阻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困重、食欲减退、大便不畅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十二味翼首散进行治疗,从而起到清热、除湿的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
三味蒺藜散
三味蒺藜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于中药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建议患者在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下使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柴胡疏肝散、四逆汤、当归芍药散等药物。1.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适用于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等症。本品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脾胃虚寒者慎用。2.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证,可缓解头痛目赤、口鼻生疮、尿黄便秘等症状。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配伍大黄、芒硝则有通腑泄浊之效。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3.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满、窜痛,情志抑郁,脘腹疼痛,嗳气呕吐,脉弦。方中以醋香附疏肝理气为君药;川芎行气开郁,调畅气血为臣;佐以枳壳、陈皮理气和胃宽中;炙甘草调和诸药。阴虚阳亢头痛眩晕者忌服。4.四逆汤四逆汤主治少阴阳虚导致的手足厥冷、畏寒蜷卧、下利清谷、神疲欲寐、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细等症。方中以回阳救逆为主,干姜大辛大热,为温阳祛寒之主药;配以甘草以缓干姜之燥烈;加人参扶正祛邪,既补元气又助生姜以复脏腑之阳气。忌食生冷、黏腻、难以消化的食物。5.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主治妇人妊娠后血虚受寒,胞脉阻滞所致的经闭证。方中重用养血活血之当归为君药;佐以芍药养血柔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渗湿而淡渗脾菀之湿;桂枝温阳化气,兼调血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以上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十味手参散
十味手参散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乏力等症状。十味手参散中的人参、黄芪等成分具有补气的作用,而当归则有活血的效果。气血充足可以滋养心脏,改善心悸症状;同时有助于提升精力,缓解乏力感。需要注意的是,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并且皮肤破溃或感染时也不宜使用。在服用十味手参散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以利于药物吸收和发挥最佳效果。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清热剂
>十二味翼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