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粉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马齿苋粉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急性湿疹。
【组成】:
蛇床子20g,马齿苋20g,侧柏叶粉20g,丝瓜叶20g,芙蓉叶20g,蚌壳粉20g,苦参20g,大黄20g,陈小麦粉20g,枯矾10g,炉甘石10g,甘草10g。
【药材配方】:
丝瓜叶 侧柏叶 大黄 小麦 柏 炉甘石 甘草 芙蓉叶 马齿苋 苦参 蛇床子 马齿
【用法】:
急性水疱渗液,以干末直接撒布;无渗液,以植物油或凡士林调,外用。
中药材配剂
炉甘石
类别:
收涩药
去翳退赤,收温敛疮。治目赤翳障,烂弦风眼,溃疡不敛,皮肤湿疮。①《品汇精要》:"主风热赤眼,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下部湿疮,调敷。"②《纲目》:"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③《本经逢原》:"点眼皮湿烂及阴囊湿肿。"④《玉楸药解》:"医痔瘘下疳。"⑤《现代实用中药》:"用于慢性溃疡、下腿溃疡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
马齿
类别:
平肝息风
治惊痫,疔疮,牙痛。①《别录》:"主小儿马痫。"②《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③《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马齿苋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①《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癥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②孟姺:"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敷。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③《食疗本草》:"明门。亦治疳痢。"④《本草拾遗》:"止消渴。"⑤《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⑥《开宝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⑦《日用本草》:"凉肝退翳。"⑧《滇南本草》:"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⑨《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⑩《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柏
类别:
消食药
侧柏叶
类别:
止血药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芙蓉叶
类别:
清热药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苦参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①《本经》:"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②《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亦,疗恶疮下部匿,平胃气,令人嗜食。"③陶弘景:"恶病人酒渍饮之,患疥者服亦除,盖能杀虫。"④《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⑤《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⑥《日华于本草》:"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下血并热痢。"⑦《珍珠囊》:"去湿。"⑧《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⑨《本草从新》:"燥湿,胜热,治梦遗滑精。"
蛇床子
类别:
补虚药
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痹痛,疥癣湿疮。 ①《本经》: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 ②《别录》: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阴强,好颜色,令人有子。 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湿痹,毒风,顽痛,去男子腰疼。浴男子阴,去风冷,大益阳事。主大风身痒,煎汤浴之瘥。疗齿痛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治暴冷,暖丈夫阳气,助女人阴气,扑损瘀血,腰胯疼,阴汗湿癣,肢顽痹,赤白带下,缩小便。 ⑤《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止痒,洗螆癞。 ⑥《长沙药解》:吹聤耳。
丝瓜叶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①《纲目》:"癣疮,频挼掺之,疗痈疽,丁肿,卵颓。"②《本经逢原》:"捣汁生服,解蛇伤毒,以滓盦伤处,干即易之。"③《随息居饮食谱》:"消暑解毒。治痧秽腹痛,绞汁服。"④《岭南采药录》:"煎服,治鹅喉。"⑤《广州植物志》:"捣烂,治痈疽和小儿夏月皮肤病,有消肿退炎之效。"入肺经
小麦
类别:
补虚药
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揭,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①《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②《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③《纲目》: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烧存性,油调涂诸疮,汤火灼伤。小麦面敷痈肿损伤,散血止痛。生食利大肠,水调服止鼻衄、吐血。④《医林纂要》: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⑤《本草再新》: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用药咨询
北京马齿苋能治哪些输卵管复通病
北京马齿苋能治哪些输卵管复通病-北京治疗输卵管堵塞比较好的医院:1、北京十里河医院,2、北京协和医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484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输卵管炎是属于盆腔炎性疾病,他是指炎症侵犯输卵管局部,导致输卵管黏膜遭到破坏,有炎性渗出,纤维组织增生而发生粘连,管腔狭窄,从而导致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者输卵管积液,从而使得精子不能顺利的通过输卵管与卵子会合,影响患者生育。所以输卵管炎症一经诊断,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北京马齿苋能治哪些输卵管积液病
北京马齿苋能治哪些输卵管积液病-北京治疗输卵管堵塞比较好的医院:1、北京十里河医院,2、北京协和医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977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输卵管炎是属于盆腔炎性疾病,他是指炎症侵犯输卵管局部,导致输卵管黏膜遭到破坏,有炎性渗出,纤维组织增生而发生粘连,管腔狭窄,从而导致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者输卵管积液,从而使得精子不能顺利的通过输卵管与卵子会合,影响患者生育。所以输卵管炎症一经诊断,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北京马齿苋能治哪些输卵管堵塞病
北京马齿苋能治哪些输卵管堵塞病看-输卵管堵塞一定要选择北京正规专业的医院:1、北京十里河医院,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北京协和医院。输卵管炎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好的,输卵管炎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规则,腰酸下坠。输卵管炎影响受孕,输卵管炎长期不愈,可以引起输卵管内粘膜粘连,使输卵管堵塞,继发不孕症,或输卵管管腔不完全阻塞,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机会。大部分输卵管炎都是由于盆腔炎所致,所以应该积极做好炎症的预防与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类解表剂
玉树油
疗效:
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组成:
桉叶油等。
止痛药
主治:
打扑伤损,折骨出臼,金疮破伤。
组成:
当归1两,牛膝1两,川芎1两,淮生苄1两,赤芍药1两,白芷1两,羌活1两,独活1两,杜仲1两,续断1两,肉桂5钱,八角茴香5钱,乳香5钱,没药5钱,南木香2钱半,丁皮2钱半,沉香2钱半,血竭2钱半。
鸦胆子仁软膏
主治:
瘢痕疙瘩。
组成:
鸦胆子仁(研碎)30g。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主治:
邪热壅肺,发热喘急,烦渴,汗出,苔黄,脉数。现用于肺炎、猩红热(烂喉痧)、过敏性哮喘等。
组成:
麻黄4两(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甘草2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解表剂
>马齿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