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曾青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扁鹊曾青丸
类别:
温里剂
出处:
《古今录验》引殷仲堪方(见《外台》卷十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久寒积聚,留饮宿食。
【组成】:
曾青2分,寒水石3分,朴消2分,茯苓3分,大黄3分,附子3分(炮),巴豆2分。
【药材配方】:
大黄 寒水石 巴豆 曾青 朴消 茯苓 附子
【用法】:
大人服大豆大2丸;小儿5岁以下如麻子大1丸;2-3岁儿如黍米大1丸,如服药以薄粉粥清下。当覆卧令汗出。吐下气发作服2丸,霍乱服3丸,泄痢不止服1丸可至2丸。
中药材配剂
朴消
类别:
泻下药
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①《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②皇甫谧:"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③《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④《药性论》:"能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⑤《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脏癥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及头痛,排脓,润毛发。凡入饮药,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浇服。"⑥《本草衍义》:"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⑦《本经逢匾》:"治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巴豆
类别:
泻下药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①《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②《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颓,杀斑螫毒。"③《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④《本草拾遗》:"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⑤《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⑥《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⑦《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⑧《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歪,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附子
类别:
补虚药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寒水石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①《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③《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④《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⑤《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⑥《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⑦《本草求真》:"敷汤火伤。"⑧《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曾青
类别:
平肝息风
明目,镇惊,杀虫。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①《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癥坚积聚。"②《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③《玉楸药解》:"明目去翳。"
用药咨询
小扁鹊三豆饮中的甘草煮好了需要吃吗
小扁鹊三豆饮中的甘草煮好了一般是需要吃的。小扁鹊三豆饮是一种中医药膳名,主要是由黑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食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小便不利、水肿尿少等病症。小扁鹊三豆饮中的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因此,小扁鹊三豆饮中的甘草是煮好了一般是需要吃的,可以缓解药物的苦味,但是不建议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对小扁鹊三豆饮中的食物成分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同时,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服用小扁鹊三豆饮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扁鹊三豆饮功效和禁忌
扁鹊三豆饮是一种以黑豆、扁豆、黑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是在饮用时要注意适量,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1、功效扁鹊三豆饮主要是由黑豆、扁豆、黑米制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适量饮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适量饮用,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从而增强自身的体质。2、禁忌虽然扁鹊三豆饮的好处有很多,但如果一次性喝太多,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出现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而且扁鹊三豆饮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如果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使体内尿酸升高,甚至诱发痛风,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机体保持健康的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冰淇淋等。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也可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也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羽毛球等,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扁鹊对肾亏有效吗
扁鹊一般对肾亏有一定效果,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扁鹊是一种中药材,味甘,性平,归肺经和肾经,具有补肾、平肝、祛风、通络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肾亏、风湿痹痛、惊痫抽搐、癫痫、健忘等疾病。所以扁鹊一般对肾亏有一定效果。但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对于孕妇和儿童,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肾亏患者一般会出现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早泄、阳痿、舌淡苔白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等。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同类温里剂
白术黄耆汤
主治:
服芍药汤,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
组成:
白术1两,黄耆7钱,甘草3钱。
生附子汤
主治:
冷淋,或因饮水过多,或因寒湿,或因心虚志耗。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
组成:
黑附子(生)8分,滑石1钱,瞿麦1钱,木通1钱,半夏7分,蜜少许,灯心20茎。
虎骨熊油膏
主治:
筋骨疼痛,麻痹不仁,癥瘕腹痛,四肢拘挛,肩背风湿,腰腿寒痛。
疗效:
驱风散寒,通窍止痛。
组成:
乳香2两,没药2两,冰片2两,当归2两,荆芥2两,全蝎2两,杜仲2两,莪术2两,藏红花2两,母丁香2两,肉桂2两,虎骨1架,麝香2两,熊油5斤,蜈蚣10条,白花蛇1盘,细辛1两,白芍2两,天麻2两,芫花2两,羌活2两,牛膝2两,青风藤2两,三棱2两。
疝气内消丸
主治:
小肠疝气,偏坠抽痛,睾丸肿大,坚硬不消。
疗效:
顺气散寒,消肿止痛。
组成:
川楝子4两,荔枝核3两,橘核(炒)3两,小茴香(炒)5两,沉香3两,肉桂(去粗皮)5两,于术4两,甘草1两,吴萸(炙)4两,青皮(炒)4两,炮姜3两,丝瓜炭4两,补骨脂(炙)2两,大茴香1两,川附片2两。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温里剂
>扁鹊曾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