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类别:
安神剂
出处:
《伤寒论》。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追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火逆烦躁,胸腹动剧者;及疟疾而有上冲者。
【疗效】:
镇惊安神。
【组成】:
桂枝3两(去皮),甘草2两(炙),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牡蛎5两(熬),蜀漆(去腥)、龙骨4两。
【药材配方】:
大枣 桂枝 牡蛎 甘草 生姜 蜀漆 龙骨
【用法】:
以水1斗2升,先煮蜀漆减2升,纳诸药,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
【附注】:
桂枝救逆场(《金匮》卷中)、桂枝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二)、救逆汤(《圣济总录》卷二十八)、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准绳·伤寒》卷五)、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救逆汤(《医灯续焰》卷十八)、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古方选注》)。
中药材配剂
牡蛎
类别:
平肝息风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④《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⑤《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⑧《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大枣
类别:
补虚药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⑦《珍珠囊》:温胃。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桂枝
类别:
解表药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③《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④《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⑤《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⑥《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龙骨
类别:
安神药
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①《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②《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③《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⑤《珍珠囊》:固大肠脱。⑥《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生姜
类别:
解表药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蜀漆
类别:
拔毒生肌
除痰,截疟,消癥瘕积聚。①《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②《别录》:"疗胸中邪结气,吐出之。"③《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瘥,去寒热疟。治温疟寒热。"④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用药咨询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脾肾阳虚?›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脾肾阳虚?›桂枝龙骨牡蛎汤治脾肾阳虚的说法不准确,桂枝龙骨牡蛎汤具有温补肝肾、益气固脱的功效,并不能治疗脾肾阳虚。1.作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炙甘草、白术等中药材组成。其中桂枝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而炙甘草和白术则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因此,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症状。2.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脾肾阳虚的情况,则可能会出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桂枝龙骨牡蛎汤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温补脾肾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在服药期间还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效。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脾肾阳虚?」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脾肾阳虚?」桂枝龙骨牡蛎汤是中医方剂名,为温阳散寒剂,具有温补脾肾、调和营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自汗恶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白等症。1.组成: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龙骨、牡蛎。2.功效:温补脾肾,调和营卫。3.主治: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自汗恶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白等症。4.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及月经期妇女忌服;本方不宜与藜芦同用。5.方解:方中以桂枝辛温散寒,通阳化气,调和营卫为君药。臣以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芍药养血敛阴,缓急止痛;生姜辛散表邪,温经散寒;大枣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佐以龙骨、牡蛎收敛固涩,潜降潜阳。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调和营卫之功。6.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及月经期妇女忌服。本方不宜与藜芦同用。7.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对于上述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怕冷穿厚衣有汗能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吗
怕冷穿厚衣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的,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怕冷通常是由于阳虚、气血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而桂枝龙骨牡蛎汤具有温补肾阳、调和阴阳的作用,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后可以改善阳虚引起的怕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因此,患者怕冷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的。患者在服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辣椒、花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另外,患者在服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安神剂
酸枣仁汤
主治:
痘疹太密,血虚,烦躁不得眠者。心肺虚热,烦躁惊啼;痘疹血热血燥。
组成:
酸枣仁(去壳,取仁)、甘草(炙)、生地黄、栀子仁、麦门冬、人参、当归身各等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主治:
伤寒8-9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癫痫。
疗效:
下肝胆之惊痰。疏解泄热,重镇安神。
组成:
柴胡4两,龙骨1两半,黄芩1两半,生姜(切)1两半,铅丹1两半,人参1两半,桂枝(去皮)1两半,茯苓1两半,半夏2合半(洗),大黄2两,牡蛎1两半(熬),大枣6枚(擘)。
甘麦大枣汤
疗效: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组成:
甘草三两(9g) 小麦一升(15~30g) 大枣十枚(5枚)
安神补心丸
主治:
由于思虑过度、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昏耳鸣、心悸。
疗效:
养心安神。
组成:
丹参30两,五味子(炙)15两,石菖蒲10两,珍珠母(煅)200两,夜交藤50两,旱莲草30两,合欢皮30两,生地黄25两,菟丝子30两,女贞子(炙)40两。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安神剂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