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石加味汤

类别: 祛痰剂
出处: 《临证医案医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
【疗效】: 清热解表,化痰定喘。
【组成】: 麻黄1g,生石膏9g(先煎),杏仁4.5g,甘草1.5g,牛蒡子6g,炙化橘红6g,川贝母3g(以上为3岁小儿用量)。
【药材配方】: 化橘红 川贝母 杏仁 橘红 牛蒡子 甘草 石膏
中药材配剂
牛蒡子
类别: 解表药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①《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②《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③《食疗本草》:炒过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④《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痿。⑤《医学启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润肺散气。⑥李杲: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⑦《纲目》:消斑疹毒。
川贝母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①《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②《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③《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⑤《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⑥《本草会缠):"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⑦《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⑧《本草述》:"疗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化橘红
类别: 理气药
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纲目拾遗》:"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橘红
类别: 理气药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①《医学启源》:"理胸中、肺气。"②《纲目》:"下气消痰。"③《本草汇》:"能除寒发表。"
石膏
类别: 清热药
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用药咨询
麻石菜的功效有哪些
麻石菜一般是指马齿苋,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调节血糖和保护肠道的功效。1、清热解毒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治热毒泻痢、热淋血淋、带下等,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2、凉血止血马齿苋味酸、寒,入肝经和大肠经,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效。3、止痢马齿苋酸寒清解,质地滑利,入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4、调节血糖马齿苋可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可通过马齿苋食疗稳定血糖。5、保护肠道马齿苋中含有丰富的胶质物质,可以保护肠道黏膜的健康,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马齿苋属于寒滑之品,脾胃虚弱、大便泄泻及孕妇忌食,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效果。
加味逍遥汤治疗眼睛胀痛
加味逍遥汤治疗眼睛胀痛,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加味逍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当归、茯苓、白芍、柴胡、甘草等,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患者眼睛胀痛是肝郁血虚、肝脾不和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加味逍遥汤,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缓解眼睛胀痛的症状。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加味肾着汤治什么病
加味肾着汤一般可以治疗腰痛、尿频、白浊、遗精、阳痿等病症。加味肾着汤主要是由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1、腰痛加味肾着汤中的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肾阴不足引起的腰痛,同时对于缓解腰痛也有一定的作用。2、尿频加味肾着汤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尿频也有一定的作用。3、白浊白浊是指尿液混浊如米泔的疾病,加味肾着汤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白浊也有一定的作用。4、遗精加味肾着汤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遗精也有一定的作用。5、阳痿加味肾着汤中的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肾阴不足引起的阳痿、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阳痿也有一定的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同时在用药期间要注意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和紧张,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