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消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炎消汤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古今名方》引易玉泉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风湿喉痹,乳蛾,喉风等急性咽喉炎症。
【疗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组成】:
阳白孢(又名炎见消)15g,白牛膝15g,地榆12g,算盘子树兜(野南瓜兜)18g。
【药材配方】:
南瓜 地榆 白牛膝
中药材配剂
南瓜
类别:
补虚药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①《滇南本草》:横行经络,利小便。②《纲目》:补中益气。③《医林纂要》:益心敛肺。④《中国药植图鉴》:煮熟用纸敷贴干性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患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白牛膝
类别:
活血化瘀
凉血,活血,利湿,消肿。治妇女经闭,倒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瘰疬,痈疽肿毒。①《滇南本草》:"补肝,破瘀块,凉血热。治月经闭,湿腹痛,蓐痨,室女逆经,衄、呕、吐血,红崩,白带,尿急淋漓,寒湿气筋骨疼痛,强筋舒筋,攻疮痈热毒红肿,痄腮,乳蛾,男子血淋赤白便浊,妇人赤白带下。""舒通筋络,破血。散瘰疬结核,攻痈疽肿毒红硬,服之有脓出头,无脓立消。"②《云南中草药》:"利尿消肿,催产。治疝气,水肿,肺结核,难产,死胎不下。"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撵疮毒。"④《云南中草药选》:"除湿利水,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骨折,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地榆
类别:
止血药
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⑦李杲;"治胆气不足。"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⑩《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用药咨询
复肝汤和消水汤
消水汤包括:熟的二两,山茱萸、麦冬各一两,车前子、茯苓各五钱,北五味二钱,牛膝、刘寄奴各叁钱,水煎服。
扶正消甲汤的功效
扶正消甲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以及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等。1、益气养阴扶正消甲汤是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阿胶、生地黄、牡丹皮、大黄、生麦芽、茵陈等药物组成的,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身热烦渴、口干咽燥、食欲减退、乏力、气短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清热解毒扶正消甲汤中的生地黄、阿胶、麦冬、白芍、大黄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炽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身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3、软坚散结在临床上,扶正消甲汤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这类患者通常会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出现肿块,质地坚硬,不可推动,常伴有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胁痛、脉弦数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扶正消甲汤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分消汤治肝硬化吗
分消汤一般不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分消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黄芩、炙草、青黛、桔梗、天花粉、麦冬、天冬、连翘、苦丁香。该方适用于热毒壅肺,肺失宣畅,热毒渐积鼻窍,以致局部气滞血瘀,成息成痔。方中青黛咸寒入血分,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针对病因,故为君药。配伍黄芩、连翘,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以增青黛之功,共为臣药。热邪最易伤阴,故佐以麦冬、天冬、天花粉清热养阴生津,兼顾正气,又防热邪伤阴,其中天花粉又解毒消肿;苦丁香即瓜蒂,能逐痰祛瘀,有助于消肿。使以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诸药合用,热毒得清,阴津亦复,祛邪而不伤正。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损伤,一般表现为肝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等。分消汤通常不用于治疗肝硬化,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此外,肝硬化患者应该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如有不适症状,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清热剂
>炎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