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的药理机制

2023-10-25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地佐辛通过阿片受体激动作用、神经传递质释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增加、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等机制发挥作用。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常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使用前应评估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敏感性,并监测呼吸功能。

1.阿片受体激动作用

地佐辛通过激动阿片受体,如μ、κ和δ受体,产生镇痛效果。例如,地佐辛可以增强内源性吗啡的作用,从而减轻疼痛。

2.神经传递质释放抑制

地佐辛能够抑制神经元对神经传递质的分泌,减少其对神经纤维的兴奋作用,进而起到止痛的效果。该药物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浓度,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地佐辛具有阻断α2-肾上腺素受体和D2样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地佐辛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意识丧失和全身麻醉状态。使用时需监测患者呼吸功能,防止因过度抑制引起的窒息风险。

4.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增加

地佐辛通过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减少电信号传导,发挥镇静作用。该药影响钠离子通道,提高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如选择性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普鲁卡因酯可用于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

5.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

地佐辛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重吸收,使这些递质持续存在于突触间隙中并发挥作用。例如,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于抑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的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监测药物浓度,避免长期使用造成依赖性。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