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保存液 Ⅱ出现哪些症状可以使用

2023-11-11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血液保存液Ⅱ可作为输血用,若出现循环衰竭、低血压、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或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输血治疗。

1.循环衰竭

血液循环中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引发循环衰竭。此时由于心脏泵血不足,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导致器官组织缺氧和灌注不足。循环衰竭通常表现为全身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意识丧失。

2.低血压

当患者存在失水、失血等状况时,会导致血容量不足,使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心脏射血,此时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就会发生低血压的现象。低血压可能引起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尤其站立时容易感到晕眩。

3.休克

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有效循环血流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的状态。当血液无法正常流动时,会直接影响到血液供应,造成器官组织供血不足,从而诱发休克的发生。休克时会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

4.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或肾脏不能有效地清除这些酸而导致血液pH值下降的情况。这会影响血液的缓冲系统,导致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降低,引起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口唇呈樱桃红色、嗜睡甚至昏迷的症状。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症等原因导致的,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缺失,阻碍了凝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使得止血机制受损。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分析和凝血功能检测。治疗措施可能涉及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输注红细胞或其他血液成分。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同时注意观察任何新的或变化的体征和症状,并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