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是怎么退烧的怎样合理使用退烧药

2023-09-06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退烧药是指临时用来降低机体温度的药物,一般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可以分为非甾体抗炎药、中药制剂等。使用退烧药时应该注意适用人群、适用剂量、联合用药原则、服药后注意休息等。

1、适用人群:在发热门诊就诊的过程中,如果患者经检查明确存在发热,且体温超过38.5°C,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烧药。如果不存在发热情况,一般不建议应用退烧药;

2、适用剂量:退烧药一般为处方药,所以使用时应该遵守医生开具的用药剂量,不能盲目用药,同时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内使用药物,以免退热效果降低;

3、联合用药原则:如果患者患有感冒或者其他感染性疾病,经检查明确发热原因为细菌感染时,一般需要遵医嘱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则应该遵医嘱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如果是结核感染导致的发热,应该遵医嘱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

4、服药后注意休息:使用退烧药后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尽量在用药后休息30分钟左右再坐下或躺下,防止药物流出,同时避免再次受凉;

5、其他:服用退烧药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需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另外,服用药物期间还应该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如果使用退烧药后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查、体温测量等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