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妥因和呋喃唑酮都属于抗菌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两者的区别主要有化学结构、药理特性、作用时间、抗菌作用、不良反应。
1、化学结构:呋喃妥因是一种中性抗生素,主要由呋喃唑酮组成,而呋喃唑酮主要由盐酸克林霉素和呋喃妥因组成;
2、药理特性:呋喃妥因的药物稳定性好,不易分解,而呋喃唑酮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和溶解性,可使细菌内蛋白质变性,从而发挥抑菌作用;
3、作用时间:呋喃妥因半衰期较短,仅为1.5-2小时,而呋喃唑酮半衰期较长,可达到48-72小时;
4、抗菌作用:呋喃妥因对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绿脓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
5、不良反应:呋喃妥因毒性较低,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而呋喃唑酮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强的耐受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耳鼻喉感染、肺炎、术后感染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因此,若是存在细菌感染建议及时就诊,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