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需长期治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对于乙肝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抗病毒药物,需遵医嘱长期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进程,改善生活质量。常用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药物以及干扰素。
一、核苷类药物:
1、恩替卡韦:为一线抗病毒药物,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即使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阴性,也需要长期治疗;
2、替诺福韦:主要用于治疗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替诺福韦二年以上的安全性比较高,而且对肝脏的损伤较小,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即可。
二、干扰素:
1、普通干扰素:多用于治疗乙肝,需要经过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不可擅自用药;
2、拉米夫定:主要用于治疗乙肝,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甚至可能诱发肝癌,但较为少见,长期使用也可能会出现耐药的情况,因此建议乙肝患者长期用药。
此外,对于乙肝导致的肝硬化,无论是代偿期肝硬化还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只要检测乙肝病毒DNA阳性,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减少肝癌的发生概率。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