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可累及多个脏器。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通过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当盘状红斑狼疮仅出现皮肤症状时,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糖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以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等,起到抗炎、抗过敏、止痒的作用;
2、免疫抑制剂:当盘状红斑狼疮累及脏器时,尤其是神经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浑身乏力、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复方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药物,缓解机体不适症状;
3、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盘状红斑狼疮,可以选择生物制剂,如注射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也可以对机体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缓解机体不适症状;
4、其他:除上述药物外,环孢素软胶囊、硫唑嘌呤片等药物,也属于免疫抑制剂,对盘状红斑狼疮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胸腺肽肠溶片、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应避免紫外线照射,出门可以穿长衣、长裤,涂抹防晒霜。另外,盘状红斑狼疮患者还应避免劳累、熬夜,注意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促进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