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分类常见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

2023-09-06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抗肿瘤药物分类一般是指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烷化剂、抗代谢类药、抗生素类、生物碱类、激素和抗激素类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刺激、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神经毒性等。

1、胃肠道刺激:较为常见,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数患者能够耐受,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渐减少,但如果不良反应明显,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停药;

2、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长期口服抗肿瘤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以了解血小板的数量,如出现明显降低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

3、肝功能损害:如药物性肝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药物性肝炎,在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但如果转氨酶指标上升较为明显,则需要使用护肝降酶的药物进行治疗;

4、过敏反应:临床上较为常见,如皮疹、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药,并针对过敏反应的具体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5、神经毒性:如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表现为手脚麻木、足下垂、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建议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6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的不良反应,如听力下降、心脏毒性等。临床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种类较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特有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