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湿气,从中医上来讲是人体内的水湿,排出体外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饮食、运动、中药、理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等方法来排出体内的湿气。
1、饮食:可以进食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材,如薏米、山药、莲子、红豆、茯苓等,也可以进食红豆薏米粥、山药薏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建议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麻油、肥肉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湿气的排出;
2、运动:可以通过适当运动促进排汗,如打羽毛球、跑步、爬山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汗蒸发散热,促进体内湿气排出;

3、中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中药促进排湿,如茯苓、薏米、白术、芡实、车前子、玉米须等,也可以服用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清热祛湿颗粒等;
4、理疗: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理疗方式促进体内湿气排出,如艾灸关元穴、肾俞穴、丰隆穴、曲池穴等穴位,但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5、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需避免生活环境潮湿,避免淋雨,避免穿潮湿衣物,还需避免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建议居住环境的湿度保持在50%-60%,并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以及避免过度劳累,可以每日进行泡脚,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
如果体内湿气较重,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辨证论治,明确导致体内湿气较重的原因,如脾胃虚弱等,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