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类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2023-09-05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癣类疾病在中医中称为癣,中医认为癣病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风湿热邪、气血不畅引起,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择不同中药进行治疗。建议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去医院中医皮肤科就诊,完善视诊、问诊、切诊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湿热蕴结型: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度嗜酒等因素导致,造成湿热内蕴、熏蒸机体气血,蕴结于肌肤,从而造成癣的发生,常伴有丘疹、脓疱、红斑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清热利湿类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柏、土茯苓、牛膝、白鲜皮等,也可以遵医嘱应用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

2、风湿热邪型:主要是由于风湿热邪侵袭机体,由于机体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导致经络失养,继而出现癣的发生,伴有关节肿痛、口干不欲饮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祛风除湿类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防风、苍术、黄柏、薏苡仁等,也可以遵医嘱应用羌活胜湿汤进行治疗;

3、气血不畅型: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气机推动无力,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此时不宜选用中药治疗,可以遵医嘱应用桃仁、红花、黄芪、当归等中药材,也可以遵医嘱应用血府逐瘀丸进行治疗。

在进行中药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火锅等,以免刺激脾胃,影响脾胃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