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止痛药 小心副作用
止痛药是指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药物,临床上较为常见,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片、去痛片等。若出现使用止痛药物时副作用的情况,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神经系统症状等。
1、胃肠道反应:部分止痛药物,如吲哚美辛片,可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止痛药物中含有较多的对乙酰氨基酚,若患者对此类药物过敏,可出现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还有些止痛药物,如吗啡止痛片,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若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反应,如激动、忧郁、焦虑、失眠等,甚至还会出现人格改变;
3、肝肾损伤:止痛药物主要经肝肾代谢,若长时间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造成肝肾功能障碍;
4、神经系统症状:止痛药若长时间使用,还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
此外,由于止痛药有一定的成瘾性,因此,无论是在消化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还是泌尿生殖系统,若过量服用,均可导致患者出现成瘾性,此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并且患者在使用止痛药物时,应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导致机体出现其他不适。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