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尿药是一类能够抑制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量,促进尿液排出体外的药物,不宜睡前服用,包括利尿药在内的所有药物都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加重副作用或引起其他不适。临床上常见的利尿药有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吲达帕胺等,适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水肿。
1、利尿药:睡前服用利尿药会增加夜尿量,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会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能导致低血钾。且利尿药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引起血压的降低,因此不宜晚上服用。此外,在服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等,会导致血钾升高,也不宜晚上服用;
2、β受体阻滞剂:如盐酸普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减少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的作用,会影响睡眠,所以不宜在睡前服用;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具有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不宜在睡前服用。此外,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够减少尿蛋白,从而减慢心率,会影响睡眠,也不宜晚上服用;
4、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能够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不宜晚上服用。
一般在白天或者中午服用利尿药,可以达到较好的利尿效果,如果在晚上服用,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此外,在服用利尿药期间,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水分,应根据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