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过量使用的后果

2024-01-13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如果只是偶尔一次服用过多的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则可能会引起肝脏损害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一、短期影响

1.恶心呕吐: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有明显的胃肠道刺激症状,若患者一次性服药剂量过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头晕头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退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和月经痛。但若患者用药不当,短时间内服用较多的对乙酰氨基酚后,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表现为头晕、头痛的症状。

3.其他:部分人群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期间还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水肿、红斑等过敏反应,甚至还会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

二、长期影响

1.肝毒性: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在临床上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偶见黄疸。因此对于本身患有慢性肝病者,如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患者,若长时间大剂量应用该药则有可能加重病情进展,诱发肝衰竭的发生。

2.凝血功能异常:另外,因对乙酰氨基酚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所以对于既往就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此药,以免增加发生出血的风险。

建议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盲目增减药量或者漏服、多服药物,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