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注射液的副作用是什么

2024-01-23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抗炎注射液属于一种具有抗感染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常见的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如果遵医嘱使用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但如果用药不当可能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过敏反应以及加重肾脏负担等情况。

1.发热:若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炎注射液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诱发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发生,进而会出现发热的现象。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温水擦拭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还要注意保暖。

2.恶心呕吐:由于该药中含有较多激素成分,所以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发腹胀、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氢化泼尼松注射液等。

3.过敏反应:对于易过敏体质者在使用以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不适现象。若未得到及时处理,甚至会发展为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此类人群应避免盲目使用,必要时还需严格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4.加重肾脏负担:由于上述药物主要经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所以在注射期间还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肾功能。对此需遵循医嘱定时、定量使用,不可以私自增加药量,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低热乏力、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如果不适症状严重且持续无缓解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