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半支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①《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热,利水和血。治肠痈,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风痹,跌扑,黄疸。擦汗斑尤妙。"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热病,吐血,衄血,下血,红崩及疮毒红肿。"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马牙半支
【别名】: 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方》),铁梗半支、山半支(《纲目拾遗》),佛甲草、半支莲(《浙江民间草药》),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四川中药志》),仙人指甲(《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汉语拼音】: mayabanzhi
【加工采集】: 夏、秋收采。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①《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热,利水和血。治肠痈,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风痹,跌扑,黄疸。擦汗斑尤妙。"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热病,吐血,衄血,下血,红崩及疮毒红肿。"
【性味】: 酸,凉。①《纲目拾遗》:"性寒。②《浙江民间草药》:"味酸,性凉,微毒。"⑧《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淡,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归经】: 心;肝经
【备注】: 此外,圆叶佛甲草亦同等入药,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为叶的先端钝圆而不凹。分布于华东地区。
【植物形态】: 凹叶景天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17厘米。茎下部匍匐,节上生须根,上部直立,淡紫色,略呈四方形,棱钝,有槽,平滑。叶对生;倒卵形至倒卵状匙形,长约1~2.7厘米,先端圆,中间微凹,基部沿茎下伸,成半圆形耳垂,全缘,光滑,表面绿色,中肋基部微凹,顶端不显,背面中肋处为极细纵沟纹。复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绿色,匙形,长不到花瓣的1/2;花瓣5,黄色,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先端尖锐;雄蕊10,花丝细长;心皮5,分离,基部微合,胚珠多数。蓇葖果。花期夏秋间。生于田野向阳处及山野溪旁岩石上。分布华东、华中、西南等地。此外,圆叶佛甲草亦同等入药,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为叶的先端钝圆而不凹。分布于华东地区。
【用药部位】: 为景天科植物凹叶景天的全草。
【来自何书】: 《纲目拾遗》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宝宝为什么长马牙
马牙是指上皮珠。一般情况下,宝宝长马牙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黏液腺分泌物增多、牙龈发炎、牙齿萌出、过敏等原因所致。1、上皮细胞堆积上皮细胞堆积是宝宝长马牙的主要原因,在胚胎发育时期,部分上皮细胞堆积在牙龈上,从而形成马牙。一般情况下,宝宝的马牙并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感染。2、黏液腺分泌物增多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所致。而上皮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黏液,如果宝宝的口腔清洁不到位,就会导致黏液腺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长马牙的情况。3、牙龈发炎如果宝宝在长马牙期间,不注意口腔卫生,可能会导致牙龈部位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牙龈发炎的情况。当牙龈受到细菌感染时,就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从而出现长马牙的情况。4、牙齿萌出如果宝宝在长马牙期间,口腔内的马牙已经完全萌出,可能会导致牙齿在萌出时对牙龈造成刺激,从而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的症状。5、过敏如果宝宝在长马牙期间吃了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可能会导致过敏原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黏膜红肿、瘙痒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婴儿马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婴儿马牙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形成的。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形成的,表现为黄白色的小颗粒,通常出现在婴儿的上颚中线和牙龈边缘上。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疾病,通常不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和发育。有些婴儿在出生时,口腔中会有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从而形成类似于牙齿的白色硬物。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会自行脱落。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的皮肤相对脆弱,因此在给婴儿喂食时,需要轻柔地清洁口腔和牙龈。此外,婴儿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婴儿的保暖和清洁卫生。如果婴儿口腔中的马牙没有自行脱落,并且出现发热、流口水、拒食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长马牙吃奶哭闹怎么办
宝宝长马牙多考虑是正常现象、口腔不适、饮食不当、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正常现象马牙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主要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者是角化物堆积而形成的,会导致宝宝出现口腔不适的症状,如口腔疼痛、牙龈肿胀等,从而引起宝宝吃奶哭闹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家长注意宝宝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2、口腔不适马牙通常是在宝宝出生后4-6周出现,由于宝宝的口腔较小,如果马牙较大,可能会导致宝宝吃奶时出现疼痛的情况,从而引起哭闹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避免宝宝口腔感染。3、饮食不当如果在喂养宝宝时,喂养姿势不当可能会导致奶水流入口腔,从而引起口腔不适,出现哭闹的情况。建议家长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乳汁分泌。4、发热如果宝宝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热的情况,从而导致宝宝出现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腹股沟等部位,帮助宝宝降温。5、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受凉等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宝宝的免疫力较低,受到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宝宝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宝宝喝温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如果宝宝持续哭闹得不到缓解或伴随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