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收涩药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养胃增液汤
主治: 小儿厌食。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脉细。
疗效: 养胃育阴。
组成: 石斛、乌梅、北沙参、玉竹、甘草、白芍。
养心汤
主治: 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胃腑发咳。现用于胆道蛔虫病。产后冷热痢,久下不止。肝脏正气虚弱而寒热错杂之证,久病腹痛。
疗效: 温脏安蛔。
组成: 乌梅300枚,细辛6两,干姜10两,黄连16两,当归4两,附子6两(炮,去皮),蜀椒(出汗)4两,桂枝(去皮)6两,人参6两,黄柏6两。
红灵丹
主治: 一切痈疽未溃者。
疗效: 活血止痛,消坚化痰。
组成: 雄黄6钱,乳香6钱,煅月石1两,青礞石3钱,没药6钱,三梅3钱,火消6钱,朱砂2两,麝香1钱。
仙人饮
主治: 久痢。
组成: 粟壳2钱,青皮3钱,陈皮3钱,白扁豆花49朵(无花,豆亦可),乌梅肉2个,砂仁7粒,葱白5根。
青梅丸
主治: 鹅喉,及牙痛、喉痛。
组成: 天南星12个,半夏2两,白矾1两,甘草1两半,桔梗1两半,陈皮5钱,朴消2两(提过),青梅子100个,生盐4两。
中暑汤
主治: 中暑阴症,阳气为寒阴所遇,不得发越,面垢自汗,烦渴毛耸,前板齿燥,脉虚或伏或迟,轻者。
疗效: 温散健脾。
组成: 香薷、扁豆、木瓜、葛根、麦冬、五味、白术、黄耆、人参、甘草、陈皮、茯苓、乌梅。
秘验血崩丸
主治: 妇人血崩不止。
组成: 真阿胶2两(炒成珠),慎火草2两(炙焦,碾),棕毛(烧存性)1两,龙骨(煅)1两,牡蛎(煅,醋淬)1两,真蒲黄(炒黑色)1两,乌梅肉1两(焙焦碾末)。
千里水壶芦
主治: 中暑。
组成: 白沙糖2两,白杨梅2两(去核),南薄荷2两,乌梅(去核)2两,百药煎1两,天门冬1两(酒浸,去心),麦门冬1两(酒浸,去心),白檀香1两。
沙参清肺汤
主治: 哮喘。
组成: 沙参1钱5分,桑白皮1钱5分,知母1钱5分,地骨皮3钱,阿胶1钱,罂粟壳1钱,杏仁2钱,乌梅1个,生甘草8分。
杏核眼药
主治: 结膜炎,红肿痛痒。
疗效: 止痛,消炎,消毒。
组成: 甘石1两,黄丹1两,硼砂2钱,海螵蛸2钱,青盐8分,没药2钱,麝香1分,乳香2分,梅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