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

类别: 活血化瘀
逐瘀,破积,通经。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①《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②《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消积脓,堕胎。"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虻虫
【别名】: 蜚虻(《本经)),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绿头猛钻(《青海药材》),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瞎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瞎蠓(《中药志》),牛魔蚊(《四川中药志》)。
【汉语拼音】: mengchong
【成份】: 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及钙、镁、磷、铁、钴、铜、锰、锶、锌铝等24种无机元素。
【加工采集】: 6~8月间捕捉。用蝇拍轻轻拍取,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
【药材鉴别】: 干燥的虫体呈长椭圆形,长1.5~2厘米,宽5~10毫米。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以个大、完整、无杂质者为佳。产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西、河南、辽宁等地。
【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虻虫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虻虫水提取物540mg/(kg/d)和270mg/(kg/d)灌胃,连续7天,均能显着延长大鼠的出血时间,显着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剂量组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华虻水浸液560mg(生药)/kg或粗蛋白提取液1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能显着减少家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血细胞比容。这些实验表明虻虫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的“粘、浓、凝、聚”,而发挥活血、逐瘀、破积和通经的临床效果。2.对小肠功能的影响,虻虫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影响。按千克体重计算,以相当于人用量的200倍,连续2天给小鼠灌服虻虫水煎液,也未见稀软便、粘液或腔血便。表明虻虫不阴止肠道水分的吸收,也无明显刺激作用,不但无“致泻作用,相反 使小鼠白天的排便次数明显减少。3.抗炎作用,虻虫提取物B、C和D组分80mg/kg,分别腹腔注射,均 能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其B组分作用较强,后者静注10-20mg/kg的阿司匹林。4.镇痛作用,虻虫提取物A或B组分100mg/kg灌胃,能明显对抗苯醌(phenylquinone)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B 组分作用较强。5.其他作用,虻虫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虻虫醇提取物有明显溶血作用。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功效主治】: 逐瘀,破积,通经。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①《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②《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消积脓,堕胎。"
【性味】: 苦,凉,有毒。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别录》:"有毒。"③《医林纂要》:"辛苦咸,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研末1~2分;或入丸、散。
【禁忌】: 孕妇忌服。①《药性论》:"恶麻黄。"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服之堕胎。"③《本草经疏》:"伤寒发黄,脉沉急,少腹鞕,如小便不利者为无血证,非蓄血也,不宜用;瘀血未审的者不宜用;女子月水不通,由于脾胃薄弱,肝血枯竭,而非血结闭塞者不宜用;孕妇腹中有癥瘕积聚,不宜用。凡病气血虚甚,形质瘦损者忌之。"
【归经】: 肝经
【植物形态】: 1.华虻,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前额黄灰色,基胛近卵圆形,黄棕色。触角第1环节基部棕红色,有明显锐有突起,翅透明,翅脉棕色。胸部背板灰色,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腹部圆钝形,有明显的白斑。雄虫与雌虫相似,较雌虫稍大,仅腹部呈圆锥形。2.双斑黄虻,雌虫体长13-17mm,黄绿色。眼大型,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前额黄色或略带淡灰色。触角橙黄色,第3节有明显钝角突。翅透明,翅脉黄色。腹部暗黄灰色,多金黄色毛及少数黑毛。背板两侧具大块黄色斑,腹板灰色。雄虫与雌虫相似,但体较小。生境分布:1.雌虫吸食牛、马等动物血液,雄虫不吸血,吸食植物汁液。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2.成虫白日活动,喜强烈阳光。雌虫吸食牲畜的血液。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分布。2.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华东各地。
【用药部位】: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
【来自何书】: 《本草经集注》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活血化瘀药
大黄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骨碎补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藏红花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更多同类活血化瘀药
用药咨询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虻虫具有破血逐瘀、通络止痛、息风止痉、攻毒散结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癥瘕积聚、顽固性荨麻疹等病症。1、破血逐瘀虻虫性善破血,通利血脉,为破血消癥之要药,可用治瘀血积滞所致的胸胁疼痛、腹部肿块、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等病症。2、通络止痛虻虫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3、息风止痉虻虫具有息风止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破伤风、惊痫抽搐等病症。4、攻毒散结虻虫具有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痰核、顽癣等病症。5、其他虻虫还具有息风止痒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等病症。虻虫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瘀气滞所致的多种病症,但因其破血力强,故孕妇应避免使用,以免导致流产。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虻虫是什么样子
虻虫又称地虻、黄虻、莔虻、莔娘、蟑螂等,是一种无翅、扁平的昆虫。虻虫的全身呈红色或橙红色,足长,有4条腿,多腹部有1条明显的横纹,俗称红足,是雌虻的主要攻击目标。虻虫喜静、喜温暖、有较强的吸血能力,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如河边、溪边、海边等。虻虫叮咬人体时,可分泌溶血毒素,导致人体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被虻虫叮咬,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去蚊虫较多的地方,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米炒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米炒虻虫是中药虻虫的习称,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息风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血虚萎黄等病症。1、破血逐瘀虻虫味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癥瘕痞块、跌打损伤等病症。2、通经虻虫具有通经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血虚萎黄等病症。3、息风止痛虻虫还具有息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破伤风、癫痫、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4、续筋接骨虻虫还具有续筋接骨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骨折筋伤等病症。5、其他虻虫还具有息风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阴痒、痔、肛门瘙痒等病症。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虻虫,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