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皂荚

类别: 解毒杀虫
①《本茸拾遗》:"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②《海药本草》:"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令黄用。"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婆罗门皂荚
【别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学》)。
【汉语拼音】: poluomenzaojia
【成份】: 果肉含不饱和蜡、芦荟大黄素甙、含羟甲氧基蒽醌的葡萄糖甙。种子含树胶约27%,其组成为半乳糖24%,甘露糖76%。树皮含缩合型鞣质10%,其组成单位是3,4-二羟基黄烷类,叶中也含这类鞣质。树皮中尚含蜡和树脂,并分离出阿勒勃素。心木含阿勒勃素、芦荟大黄素甙及大黄酸。
【加工采集】: 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荚果,圆柱形,长30~60厘米,径1.5~2厘米,顶端尖,基部有时具本质状的果柄;表面暗褐色,平滑而带光泽,腹缝、背缝明显。果皮薄,硬而木质状。内面有多数横隔,每隔有种子1粒,具长而暗色的珠柄,附着于腹缝。种子扁卵圆形,长约8毫米,阔6毫米,厚4毫米,赤褐色,光滑而质坚,内为淡黄色,胚乳角质状,胚弯曲,味甜而微酸,有特异臭。以干燥、完整、无柄、摇之不响者为佳。
【药理作用】: 果或果肉有泻下作用(含蒽醌甙),但量大可引起恶心、胃肠气胀及腹痛;抗疟作用不恒定;果皮、树皮则无抗疟作用。其水-醇提取液(1毫升相当1克生药)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毫升/公斤可引起中毒:抑制、步态不稳、呼吸困难,24小时后恢复正常。对离体豚鼠小肠及兔十二指肠有兴奋作用。0.1毫升可抑制离体兔心,但可恢复。对小鼠腹腔注射10毫升/公斤可延长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示有镇静作用。果肉及种子有抗菌怍用,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果肉的水提取物不及脱醇提取物。种子的提取物效果较差。
【功效主治】: ①《本茸拾遗》:"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②《海药本草》:"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令黄用。"
【性味】: 《本草拾遗》:"味苦,大寒,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8g。
【归经】: 心;脾经
【植物形态】: 腊肠树,又名:牛角树、黄槐花树。乔木,高可达15米,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双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及叶轴无腺点;小叶4~8对,卵形至椭圆形,长6~15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两面均被微毛。花腋生,总状花序疏散,悬垂;萼片5,长卵形,薄,长1~1.5厘米;花冠蝶形,花瓣5,鲜黄色,直径约4厘米,瓣片卵圆形,大小几相等;雄蕊10,不等长,且不完全发育,花丝弯曲,药椭圆形;雌蕊1,子房几无柄,花柱内弯,柱头顶生,截形。荚果圆柱形,暗褐色,长30~60厘米。种子扁平,赤褐色,光亮,种子间有隔膜。花期6月。我国南部各地有栽培。
【临床应用】: 治疗胃脘痛取腊肠树果仁制成煎剂,每10毫升内含鲜果约1两(10两制),为1次量。日服3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56例胃脘痛(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均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对便秘、胃酸过多、食欲不振等症,亦有明显改善作用。据介绍,本品为-种止痛轻泻剂,但久煎(一般煎8小时以上)后则无泻下作用,反有收敛作用。本品有小毒,过量可引起呕吐。故一般以采用未完全成熟之果实为好。
【用药部位】: 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果实。
【来自何书】: 《本草拾遗》
同类解毒杀虫药
斑蝥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②《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③《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④《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⑤《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独角莲
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槟榔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更多同类解毒杀虫药
用药咨询
中药皂角和皂荚的区别
中药皂角和皂荚的区别,主要包括外观不同、功效不同、应用不同、禁忌不同、毒性不同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外观不同皂角外皮为不规则多孔状,直径可达4~5毫米。而皂荚表面光滑,呈现为棕色或者黑色。2、功效不同皂角味辛、咸,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病症。而皂荚味咸,性热,归肺、胃经。具有祛痰止咳、杀虫散结的功效。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治疗痰咳喘满、中风口噤、便秘尿闭等病症。3、应用不同皂角一般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癫痫、喉痹等病症。而皂荚一般用于治疗咳嗽、喘息、便秘、蛔虫病等病症。4、禁忌不同皂角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皂荚不建议孕妇以及便溏泄泻者使用,以免加重病情。5、毒性不同皂角是一种有毒中药,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而皂荚的无毒成分较少,其无毒成分主要为甾醇类化合物和甾烷类化合物。患者如需使用中药皂角或者皂荚治疗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
皂荚什么时候采收
皂荚一般在夏季采收,采收时需要将其洗净,然后晒干。皂荚是一种中药材,味辛、咸,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杀虫、祛风、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蛔虫病、风湿痹痛、蛔虫病等疾病。皂荚可以在任何季节采收,但是在采收时需要将其洗净,然后晒干。因为皂荚中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不洗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的情况,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在使用皂荚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使用皂荚后出现了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皂荚和猪牙皂一样吗
通常情况下,皂荚和猪牙皂是不一样的。皂荚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辛、咸,性温,归肝、胃、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杀虫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咳喘痰多、肠道寄生虫病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而猪牙皂味辛、甘,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具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蛔虫病、钩虫病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由于皂荚和猪牙皂的功效不同,所以治疗疾病也有所不同。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皂荚或猪牙皂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如果患者服用药物以后疾病仍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